我的复述能力提高观复述,在语文教学上指学生把读物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是构成小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复述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记忆能力,还能帮助学生积累好词句,提高阅读和写话能力。“新课标”明确指出:中年级学生要能复述叙事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怀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沟通自己的阅读感受。中年级是培育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要时期,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不要总是埋怨学生“不会说话”,也不要为找不到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支点而愁眉不展,我们应该切实地把复述训练落到实处。苏教版第五册教材中第三单元重点安排了复述这个训练,既有利于学生深化理解课文,又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符合时代进展的需要,体现了苏教版教材的特色。但是,由于应试观念的影响,忽视复述教学成了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比较普遍的现象。有的复述的形式过于单一,一带而过,留给学生的训练时间不足;有的作为课后作业,只有布置没有反馈。学生的复述能力得不到提高,直接影响了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口头表达等多方面的语文素养培育。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展开复述教学,提高学生的复述能力呢?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一、创设情境激发复述的激情一般来说,小学生是爱听爱说的,在他们和同伴玩耍时,与家人交谈时,往往能无拘无束地高谈阔论;而一到课堂上,就说话结结巴巴,辞不达意。因此老师要善于模拟创设生活化的互动交际情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复述训练由“单纯练习”变为“真实沟通”。如教完《蒲公英》后,我让学生想象第二年秋天,小蒲公英又要离开妈妈啦,为了让它们都能茁壮成长,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哪个小朋友同意做一做蒲公英的妈妈讲一讲文中的故事。话音刚落,教室里举起了如林般的小手。教完《三袋麦子》让学生动手制作连环画。第三节课一上课我便说“第一个上来讲故事的同学,肯定既是班上最棒的的画家又是我们班最出色的故事家。”哪个孩子不同意做最棒的与最出色的学生。引导学生分段讲完《哪吒闹海》后,我说“下面为这三段没有声音的录像配音,可以加上动作,请大家擦亮眼睛看一看,竖起耳朵听一听,评出我们班的故事大王。”不经意间,激发了学生复述的积极性。二、根据课文的特点,采纳不同的形式复述课文的训练方法很多,我们在教学时应根据不同课文、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不同水平来定,采纳灵活机动的训练方法,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