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重加气混凝土在寒冷地区的应用讨论摘要:承重加气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自保温墙体材料,其性能取决于材料的结构和化学组成。本文主要从它的原材料组成,性能特点,生产方法,施工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对承重加气混凝土进行了分析,综合阐述了承重加气混凝土在国内外的进展应用情况,同时对其未来的进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关键词:自保温;承重加气混凝土;性能;应用;进展一、承重加气混凝土的概念承重加气混凝土是以硅质材料(砂、粉煤灰及含硅尾矿等)和钙质材料(石灰、水泥)为主要原料,掺加发气剂〔铝粉〕),通过配料、搅拌、浇注、预养、切割、蒸压、养护等工艺过程制成的轻质多孔硅酸盐制品。因其经发气后含有大量均匀而细小的气孔,故名加气混凝土。英文:Autcoclavedaeratedconcrete(AAC)。我国生产的加气混凝土按原材料分三类:水泥-矿渣-砂,水泥-石灰-粉煤灰和水泥-石灰-砂。我国最主要的加气混凝土原材料主要是第二种。称之为粉煤灰加气混凝上。二、承重加气混凝土在国内外的应用和进展现状目前我国墙体改革中大力推行的新型墙体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砌块、多孔砖等。加气混凝土是以工业废料为主要原料的新型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火、隔音和耐久性能等,是在建筑节能背景替代粘土砖的的较为理想的墙体。而在我国大力推行的上述这三种材料中,只有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可达到传热系数 K 小于 1.5 热惰性系数 D 大于 3.0 的标准要求,因此大力推广加气混凝土可极大的推动我国在建筑节能方面的工作。国外进展及讨论状况:加气混凝土于 1889 年问世,但是真正的进展是在 1929 年瑞典伊通公司采纳蒸压釜养护成功以后。二次世界大战前加气混凝土的总产量不超过 100 万立方米,并且主要集中在北欧三国(瑞典,挪威、芬兰)。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东欧、前苏联等国相继引进加气混凝土生产技术并完善了生产工艺,并涌现出一批专利技术。加气混凝土获得了很大进展,1950 年世界加气混凝土的产量为 1000 万立方米,至 1995 年全世界约有 50 多个国家设厂生产,产量约 4500-5000 万立方米。产品应用的范围很广,包括各种气候条件的国家,包括寒冷地区像北欧、日本的北部,湿热地带如南美、远东一带以及气候干燥的澳大利亚及中东地区,主要用于墙体、屋面等方面。三、承重加气混凝土在我国寒冷地区应用的宽阔前景人们的舒适感与空气温度,特别是墙体内表面温度有明显的关系。当取温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