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抗感白粉病春小麦感染白粉菌后抗病特性的细胞学观察

抗感白粉病春小麦感染白粉菌后抗病特性的细胞学观察_第1页
1/4
抗感白粉病春小麦感染白粉菌后抗病特性的细胞学观察_第2页
2/4
抗感白粉病春小麦感染白粉菌后抗病特性的细胞学观察_第3页
3/4
抗感白粉病春小麦感染白粉菌后抗病特性的细胞学观察摘要:以白粉菌 15 号生理小种感染抗、感白粉病春小麦为对象,通过细胞学观察发现,白粉菌在抗病春小麦上发育畸形,有分瓣型和纤细型附着胞出现,并发现细胞质凝集和过敏性坏死等现象。讨论结果为从细胞学角度分析小麦抗白粉特性提供了一种有用方法。关键词:小麦白粉病;抗白粉病春小麦;白粉病敏感春小麦;抗性;白粉菌中图分类号:S512 文献标识码:A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24.04.001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小麦品种与病原菌供试品种:对白粉病具抗性和敏感的两种春小麦品种由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讨论所王继忠先生提供,将上述两个品种的种子进行催芽后种入提前灭过菌的花盆中,置于 25℃恒温环境中培育至第一片叶完全长出,待用。白粉菌 15 号生理小种(Blumeriagraminisf.sptritici)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讨论所提供。1.2 接种及白粉菌的抗性鉴定1.2.1 接种接种前轻轻抖动待传菌用的小麦叶片,抖掉叶片上的老孢子,以保证白粉菌的孢子在接种时新奇一致。用毛笔蘸取白粉菌孢子后用相同的力度均匀刷在叶片背面。1.2.2 试验设计将两种参试品种,每个品种种 5 盆,每盆种 15 粒完全萌发的种子,以相同的间隔排开,待第一片叶完全长出后接种,放置于人工气候培育箱中培育(白天温度 25℃,湿度 60%,光照强度 80lx,16h;夜间温度 22℃,湿度 60%,黑暗,8h)。1.2.3 调查方法待叶片染菌两周后,分别对两个小麦品种进行取样,每盆取 5 个幼苗,每个幼苗取一片未枯死的叶,按病叶分级标准分级记录[15]。标准如下。1 级:病斑占叶面积的 10%以下;2 级:病斑占叶面积的 10%~25%;3级:病斑占叶面积的 26%~50%;4 级:病斑占叶面积的 51%~80%;5 级:病斑占叶面积的 80%以上。植物材料接种后,分别于不同染菌时间点(4,8,12,24,48,72h)取 2cm 左右叶段 4 段,置于固定透明液(无水乙醇∶冰乙酸∶1,0.15%三氯乙酸)中固定 72h,再用染色液(0.6%考马斯亮蓝 R-250 甲醇溶液∶15%三氯乙酸=1∶1)染色 24h[10],冲洗叶片表面的染色液后于保存液(冰乙酸∶甘油∶水=1∶4∶15)中保存待用。取叶段于载玻片上,用保存液作浮载液制成临时装片,于显微镜下观察附着胞形态及宿主抗性反应等互作位点情况。2 结果与分析2.1 白粉病抗性鉴定结果对白粉病具抗性和敏感的两种春小麦在接种白粉菌两周后,对其进行苗期白粉病抗性鉴定。抗性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抗感白粉病春小麦感染白粉菌后抗病特性的细胞学观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