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课堂装饰画教学的意义对于学生来说,装饰画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他们在生活中常常见到,却很少认真观察思考。装饰画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近年来出现的形式众多的壁画及室内装饰画都证明现代化建筑的空间需要美去装饰。装饰画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做了这样的阐述:装饰画的“内容特点是侧重于欣赏的,其形式特点表现在造型上有一定幅度的图案化夸张,在色彩上表现为平面空间的对比关系,一般不强调三维空间的真实光影和透视等因素”。装饰画广义是指一切的装饰行为和现象,而狭义的装饰,主要是指装饰行为的结果,即“装饰艺术”之意,是图画与手工的综合。装饰画教学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艺术形式的教授,它是一种整合多因素的有着很强综合性的教育行为。装饰画新奇有趣,符合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对于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培育学生做事的细心与耐心、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力与表现制造力、培育学生思维与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自信心和成功感等诸多方面都有着特别的作用。对一切具有装饰性的绘画而言,不论是国画、油画、版画、漆画、镶嵌画等,或是单色的线条和块面,只要根据形式规律而不单只是按自然规律作画,并具有一定装饰效果,都可被看做装饰画。现代装饰艺术中把形式与内容统一起来,反映美感的同时引发人们的联想和思考,“让作品去说明问题”成为艺术家创作的座右铭。装饰画既是审美文化的表现形式,又受到装饰对象、环境、功能、材料适应性与内涵性的影响,形成了制造时极大自由和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因此装饰画对学生的作用与学生的生理、心理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装饰画在手、眼、脑高度默契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感受能力、记忆能力、表现能力都有增强提高的作用。装饰画运用不同的材料、表现手法、操作方式对学生具有特别的吸引力。大自然丰富的材质都具有不同的特色,如玻璃的晶莹剔透、木质的朴实自然、金属的光泽、岩石的粗糙、布艺的柔软等等。当学生面对不同质感的材料时都会跃跃欲试,不同的材料各具有自己不同的形式语言和艺术情感。教会学生透过平凡、朴实的材料发现美,培育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在感受美的同时培育思维想象能力,运用适当的材料、基本的形式美法则创作作品,和谐表现材质的美,从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提高对艺术学习持久的兴趣,并获得美的熏陶。在教学中应该轻临摹,重观察,重创作;以学生为中心,鼓舞原创。装饰画独特的表现形式所带来的激情和兴趣在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