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21 世纪,国家之间、国际企业之间的竞争将突出地表现为城市层面的竞争,世界各国、各地区和各城市的政府,都在积极致力于检查、培育和提高城市竞争力,以期在 新的世纪对全球实现最有利的战略争夺。 21 世纪中国的全球竞争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建设起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城市和城市群。提高城市竞争力成为中国许多城市十分响亮的战略口号,成为许多城市市长们的特别热门的话题。所以,讨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理论与战略问题十分必要。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经济的讯猛进展,世界两大进展趋势即经济、科技的全球化和地方化变得越来越明显。在全球化和地方化的背景下,城市不仅变得更加重要,而且城市间竞争更加激烈。21 世纪,国家之间、国际企业之间的竞争将突出地表现为城市层面的竞争,世界各国、各地区和各城市的政府,都在积极致力于检查、培育和提高城市竞争 力,以期在新的世纪对全球实现最有利的战略争夺。 21 世纪中国的全球竞争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建设起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城市和城市群。为了应对全球化的竞争,培育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中国政府迫切需要了解各城市的状况,需要了解全球化时代决定和影响城市竞争和进展的关键因素,调整和制定城市的竞争和进展战略以争夺最大化 的利益,争取最快速的进展。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提高城市竞争力成为中国许多城市十分响亮的战略口号,成为许多城市市长们的特别热门的话题。所以,讨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理论与战略问题十分必要。一、中国城市竞争力的基本理论框架二、中国 24 城市竞争力的排序状况为了实证分析中国城市的竞争力状况,我们设计了显示和解释城市竞争力的两套指标体系。城市竞争力显示性指标体系共 4 个指标:城市产品市场占有率,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城市劳动生产率,城市居民人均年收入。城市竞争力解释性指标体系分硬、软两类,有十三个具体指标体系即:劳动力、资本力、科技力、结构力、设施力、环境力、区位力、聚集力、秩序力、文化力、制度力、管理力、开放力,共 70 多个指标。 在设计指标体系后,我们选取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武汉、深圳、厦门、杭州、南京、苏州、西安、成都、无锡、东莞、青岛、福州、温州、、宁波、大连、南昌、珠海、大连、石家庄、哈尔滨 24 个样本城市,对与指标有关的 1997、1998 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4 城市统计年鉴或年鉴等数据,以及通过专家和居民问卷调查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