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积木对力学建模教学的启发摘要:教育是强国之本,是全民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育创新型人才是学校和老师工作的重要任务与职责。力学建模能力对于学生应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其教学效果却往往不能尽如人意。为了提高力学建模教学效果,培育出创新型人才,通过观察和对比力学建模与幼儿搭积木的学习历程,从学生的需求出发,采纳对比分析的方法,得出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突出实际背景、采纳多样化授课方式的教学原则。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力学建模;教学效果;搭积木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迅猛进展,人们对儿童健康成长发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早期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早期教育,[1]其中“搭积木”由于能够帮助孩子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制造力等各项能力,受到了不少家长的追捧。早期教育要抓,大学教育更是不能放松。力学课程作为工科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是学生今后学习专业课不可或缺的坚实基础,而力学建模是其精髓。我国著名力学家郑哲敏院士曾经指出:“20 世纪以来,应用力学进展了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就是在捕捉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展了多种有效的解法,或用于求得解析解或用于求数值解。”其中“有效的解法”其关键是建立合理的力学模型。[2]因此,要想学好力学课必需要学好力学建模。但由于学生对工程实际并不了解,对工程结构单从教材上的平面图形上来看无法建立空间形体,而新结构形式的出现,对学生抽象简化为力学模型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3]所以如何教好力学建模,培育出培育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高等教育面临的新课题。[4]1“搭积木”与力学建模的类比分析俗语有“一理通,百理明”,的学习过程是有相通之处的,假如观察幼儿学习搭积木的过程,你会发现,毫无基础的幼儿学习搭积木的过程,与学生们学习力学建模的过程十分相似。幼儿搭积木通常是从“了解”积木开始的,他们会一边看、一边抓、甚至是一边啃,犹如力学建模的教学过程中最初是认识构件和约束。接着幼儿将进入根据图纸拼搭积木的阶段,同时逐步提升案例的难度,直到能够随心搭出自己想要的新模型,这一系列的举动,不正与力学建模教学中介绍完了理论,讲解例题、做练习,甚至运用所学解决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相符吗!老话说的好“三岁看到老”,假如继续观察幼儿搭积木,就会发现就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