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明天希望,放飞青春梦想——四川大学讨论生支教团十一年总结汇报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讨论生支教团是由团中央、教育部联合组织实施的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全国示范项目。讨论生支教团走过的十一年来,共有全国 83 所高校 3529 名志愿者一批又一批地奔赴了中西部 78 个贫困县,传播现代文明知识,开拓贫困地区学生视野,促进西部贫困地区进展,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四川大学于 1999 年起参加扶贫接力计划讨论生支教团项目,十余年来已派出十一届讨论生支教团共计 64 名志愿者先后在青海省、甘肃省、四川省等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从第三届起,我校支教团在首批国家级贫困县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开展扶贫支教工作,并于 2024 年增加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服务地。在过去的十一年工作中,四川大学的青年志愿者们始终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以“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要求和实际行动履行志愿者诺言。讨论生支教团的服务工作不仅促进了当地政治、经济、社会、科教、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进展,同时也在国内外引起了较大反响,使更多的人关注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和经济建设,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参加到志愿服务中来。因此,讨论生支教团工作在落实科学进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现对四川大学讨论生支教团自 1999年至今工作总结如下:一、仔细选拔,强化培训,建立高效具体的管理和培育模式四川大学是最早参加讨论生支教团项目的高校之一,在过去十一年的工作中,学校高度重视讨论生支教团的各项工作,严格根据团中央的各项规定,做好支教人员的选拔和培训工作,做好讨论生支教团的管理服务和后勤保障工作,并建立了长期有效的项目管理负责制度,建立了长期宣传和表彰奖励的工作方法体系,建立了对讨论生支教团成员的跟踪培育模式,开创了新时期、新形式下的讨论生支教团工作的新局面。支教人员的素养直接关系着扶贫支教活动的效果,因此我校严格遵循“自愿参加、公开选拔”的指导方针,选拔一批政治素养高、专业水平好、热爱志愿服务事业和教育工作、能适应扶贫支教工作环境要求的优秀讨论生参加此项计划。二、加强自我管理,提高思想素养和团队凝聚力四川大学讨论生支教团成立以来,支教团队员的身份就不仅仅是一名志愿者,更是一名为人师表的老师。四川大学志愿者始终仔细遵守支教团的相关规定,特别是在服务地,以优秀老师的标准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