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如下:1.2 手术方法在月经洁净 3~7d 内手术,采纳硬腰联合麻醉。①观察组:在阴毛上缘即耻骨联合上方2cm 处,沿皮纹作横弧形切口长约 4~6cm,切开腹壁各层进腹;探查患子宫和附件情况,了解肌瘤的部位、性质、数目、直径及其周边情况,确定手术方案。托起子宫,用消毒止血带围绕子宫峡部,收紧后临时压迫阻断子宫血供;较大的肌瘤在其周围局部注射缩宫素 3~5U,用巾钳夹持瘤体,在其最突起的表面无血管区切开浆膜和肌层,进行钝性+锐性分离,直至剥离出整个瘤体。残腔填塞止血海绵,用可吸收线缝合 8 字型缝合关闭,肌层和浆膜层适当修剪后连续锁边缝合。②对比组:根据常规手术进行。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统计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出院时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舒适指数评分(SSD)的测评。1.4 统计处理2 结果两组患者均手术顺利,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无术中或术后大出血、严重副损伤病例发生。将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率、VAS、SSD、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P<0.05,差距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明显优于对比组,见表 1。3 讨论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组成,多见于 30~50 岁的妇女;随着人们生活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的加大,性观念的改变,以及妇科普查体检率提高,子宫肌瘤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进展趋势。至少有 20%的育龄妇女患子宫肌瘤,较多患者没有或很少出现临床症状,其真实发病率远高于报道发病率[1]。许多年轻患者提出保留子宫和生育功能以及微创美观的要求,不愿接受子宫切除术,因此子宫肌瘤剜除术成为大部分患者的首选。基层医院受条件限制,不能正常开展腹腔镜手术,探究近似微创的改良术式,成为基层妇产科医师讨论的重点课题之一。传统的开腹手术的主要缺点是切口较长,对患者的创伤大,花费时间久;对腹内干扰多,术后恢复较慢,并发症较多[2]。我们将术式进行改良,采纳耻骨上小横弧形切口,长约4~6cm,创伤较轻;切口张力小,一般无脂肪液化和感染之忧;愈合后几乎不留疤痕,且被阴毛遮掩,是一种近似微创的术式。术后不需使用镇痛剂,患者能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了肠粘连、肺部和泌尿系感染、下肢静脉栓塞等并发症率;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医疗费用。术中用消毒止血带围绕子宫峡部,收紧后临时阻断子宫供血;在肌瘤周围局部注射缩宫素,减少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