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实践一体化模式在《过程流体机械》课程教学中的实现摘要:本文针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育要求及《过程流体机械》课程本身特点,结合近几年《过程流体机械》课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探讨了《过程流体机械》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力图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提出了增强教学中科研含量的新思路,建立实行教学科研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关键词:流体机械;理论;实践;科研;一体化一、《过程流体机械》课程进展特点上世纪 90 年代末期,中国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专业调整,在这次大规模的专业调整中,把原“化工设备与机械”本科专业改造建设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本科专业,相对应的原《化工机器》课程更名为《过程流体机械》。原有的《化工机器》课程其教学内容侧重于基础原理设计计算,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将“过程”、“装备”与“控制”这三个相关学科紧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重基础、宽专业、强能力”的培育方针指导下,《过程流体机械》更加侧重于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在具体流体机械中的应用。例如,在讲解离心式压缩机的流动时,侧重于讲解连续方程与压缩机结构尺寸的关联,欧拉方程、能量方程和热力过程方程与压缩功的关联。《过程流体机械》课程是针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本科生所开设的核心专业课程,针对当前形势,本科学生毕业后的工作主要面对过程生产装置,过程生产装置中用量最大的是离心泵,随着现代化工业的飞速进展,在大型化工生产中离心式压缩机在生产装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往复式压缩机能够较好的体现流体机械的基本原理,因此,我们的教学主线包括往复式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泵等典型流体机械的基本工作原理、结构型式、运行性能与调节控制、安全可靠性以及机器选型,同时反映一些现代的新知识和进展的新趋向。其总体目标是将本课程建设成为一门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紧密结合的课程,使学生能够从理论的高度去分析推断各种类型流体机械。综上所述,课程本身集中体现出的基础知识的应用、综合及拓展的特点使其在教学改革及课程改革方面具有代表性。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三、教学、实践、科研一体化模式的开发2.结合理论教学,建立过程流体机械实验平台。《过程流体机械》是一门工程性很强的课程,同时由于设备结构复杂,单一的理论教学很难使学生深刻理解机器的结构和性能,因此,我们努力开展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