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家长,同学们:大家好!借此机会,我想从一个老师的角度,给同学们和各位家长谈两个问题。说到这里,顺便说说怎样看待借读的问题。借读所涉及到的问题核心是,敲开成功之门的根本凭借是什么。许多同学认为,想考上大学,只有到市里那两三所热点学校或农村学校才有希望,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不对的。咱拿足球的事儿来类比吧。中国足球队在最显赫的足球强国巴西、德国等国家求学过,搜索过世界最先进的训练手段,聘请过许多足球“”强国的外籍教练,按理说,要求国家足球队进入国际足坛的 三本线 ,应该不算难为他们,但实际水平之差是有目共睹的。为什么有这么好的硬件条件却是如此结果呢?根本原因在于球员本身素养太低,缺乏起码的信念和拼搏精神。足球当然不能跟读书画等号,但道理有相通的地方。咱们学校在师资、设施、理念和管理手段等方面,从来就不亚于其他的教育单位,只要看看我校在没有任何优惠政策的情况下,连年攀升的升学率就说明问题。所以,要害不是在哪儿读书,而是个人怎样读书;自信不是出于热点的学校,而是源于个人的作为。你有这样的正确认识,就一定会成才的。下面说第二个问题:要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习惯内涵不一样。学习行为习惯比学习习惯更重要,它是学习习惯的支柱和基础。我们平常所讲的学习,主要表现在课堂看书、听讲、练习以及课外作业;而学习行为除了上述内容之外,还囊括了一切与学习有关的行为方式,这些行为方式,很多同学容易忽视它,但是,它对学习及学习成绩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最有说服力的现象是,许多学生在学习上耗费时间非常多,可收获寥寥,寻找原因又找不到。其实,毛病很可能就出在学习行为习惯上。任何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一定具有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不管这种习惯是自觉养“”成的还是不自觉养成的。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叫作 功夫在课外 。对这句话,不同的学科当然会有不同的解释,但这课外的功夫,无一例外地表现为一种学习行为习惯。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寻找自身原因的习惯一个学生假如学习成绩不好,对此,他能不能习惯性地真心诚意地寻找自身原因,是判别这个学生是否对自己负责,对学习负责的试金石。所谓习惯性的,是指一贯地而不是偶然的。有的学生只在学习一塌糊涂时才承认是自身原因,这不能算习惯性的。所谓真心诚意是指,即使有多种客观原因,比如身体不佳,精神不好,老师讲课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