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材料写作“九要文字材料的写作是一种制造性的脑力劳动,也是一个综合性极强、涉及面非常广、十分难以把握的问题。在此,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历和写作实践,把自己在文字材料写作中的有关怀得与体会简单概括为“九要”,就教于方家。一、主题要突出——鹤立鸡群,峰出群山。“意犹帅也,元帅之兵谓之乌合”。文字材料缺少主题,便如同一个人没有了灵魂,一支队伍失去了统帅。因此,文字材料在写作过程中,必须突出主题,突出重点,无闲事杂物乱意,无奇谈怪语分心。这也直接决定着文字材料的价值,决定着文字材料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如命题《经济工作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要突出经济工作是全文写作的重点,同时要求写其他各项工作时,必须着重写与经济工作的结合点和促进作用,做到详略分配得当,内容轻重有别。二、层次要清楚——轮廓清楚,整体协调。要像台阶,层次分明,莫像慢坡,缓而无节; 要像套餐,有主有次,莫像杂烩菜,糊涂一锅。这就好比“搭架子”,要先把想写的东西计划一下,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安排个合适的次序。“架子”搭得好,文章就能写得有条不紊,脉络分明; 假如不会“搭架子”,层次安排不当,写出的文章就容易前后重复、丢三拉四、上下脱节,影响内容的表现。四、文字要简练——高度提炼,风度“健美”。一篇文章不在于说了多少,而在于听者记住了多少; 不在于讲了什么,而在于人家听进去了什么。因此,文章的语言必须做到简练精辟,要力求达到“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效果。所以古人有“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辛苦。假如把一句话说成 3 句,是罗嗦; 把 3 句话说成10 句是思路不清; 把 10 句话说成 30 句是糊涂一盘。在说清、说透、说全的前提下,用字要尽量准确,用语要尽量简短,用篇要尽量凝炼。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警句,火车道口“一站二看三通过”的提示都体现了这种效果。八、论证要有力——效果证明,一针见血。写文章就像盖房子一样,沙、石、砖、瓦是不变的,关键要看如何运用恰当的方法,将它们构筑起来。不同用途的房子有不同的建筑方法,不同的主题就决定了必须选用不同的表现方法。分析问题要深刻、全面,层层深化,阐发规律; 解决问题要正确、合理,深刻地提示问题的本质。总之,论证要运用恰当的方法,把一颗颗珍珠有机地串连起来,形成项链之后,更好地突出其光彩、突出其价值。九、深化且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