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业态从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意愿分析摘要:新业态行业的成长带动了就业市场的扩大,缓解了我国的就业压力。但是在社会保险及其他劳动权益方面,针对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并不多,该群体在及生活当中处于弱势地位。本文通过分析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就业进展形势以及探讨该群体参加社会保险意愿的微宏观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力求为改善该群体社会保险参保现状、完善我国社会保险体系提供一定的支持。关键词:新业态;新业态从业人员;社会保险;参保意愿一、讨论背景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进展及电子信息科技的迅猛成长使得新业态行业得以壮大起来,同时,更多的人将视角从“体制内”转向了更加自由灵活的新业态行业。《中国共享经济进展报告(2024)》数据显示,截至 2024年,我国共享经济提供服务者人数约为 7800 万人,同比增长 4%,该群体规模正在逐年扩大。然而,无劳动合同、无社会保障、无社会保险,使得数千万新业态从业人员成为“三无人员”。传统的社会保险法所规定的事项与新业态岗位不相匹配、办事程序繁杂、制度僵硬、缴纳费率偏高等都导致该群体参保意愿不高。随着新业态从业人员规模的壮大,为该群体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社会保险制度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突破社会保险与传统就业之间的捆绑规则和制度限制,更好地将新业态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险制度融入进去,为我国建设“互联网+社会保险”提供制度设想。二、新业态从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现状与挑战(一)新业态就业进展趋势新业态是指在信息技术支撑下,不同产业链以及不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分化、整合、再融合所形成的综合性较强的新型企业、商业模式甚至产业的组织状态,如网络购物、网约车业务、外卖行业、快递行业等。而与之共同进展的就是新业态从业人员,该群体往往在新业态平台企业提供劳动,如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网店兼职客服等,该群体具有年龄跨度大、就业门槛低、学历水平偏低、收入水平不一、缺乏正规劳动合同、高度灵活性及就业不稳定性等特点。在 2024 年至 2024 年,全国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但新业态行业就业仍能够保持较高水平的增长,平台员工同比上年上升 4.2%,达到 623 万人;新业态提供服务人数同比增长 4%,约为 7800 万人。并且新业态极大推动了消费转型、服务业结构优化。2024 年,网约车、外卖餐饮、住宿等行业在新业态领域的比重分别达到 37.1%、12.4%、7.3%,比 2024 年时分别上涨 20.5%、7.8%和 3.8%。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