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支持讨论【摘要】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而金融是我国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处于核心位置,在现代社会经济环境下,金融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所以农村金融问题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得到金融支持,但是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仍然存在一定不足,制约农村经济进展。【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金融支持金融机构为农业实现现代化以及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农村经济得到一定进展,但是随着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对我国整体经济产生一定影响,只有实行一定措施,均衡城乡进展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进步。随着建设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加强新农村金融支持已经成为主要问题,只有协调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的关系,解决二者之间存在的矛盾,才能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一、農村金融进展现状(一)农村金融服务缺失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缺失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存在严重的离农倾向,在农村主要的金融机构是中国农业进展银行,农村信用社以及邮政储蓄银行等。在农村中,国有金融机构或者是商业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比较少,随着市场经济的进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各金融机构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大多集中于能够获得高贷款、高回报的聚集地。其次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进展受限,一定时间内受到政府的打压和取缔,半公开的经营状态不仅服务水平不高而且还增加社会风险,不利于进展。最后农业保险进展存在滞后性,缺乏政策和法律等制度的支持,并且农业保险组织体系不够健全,没有制定合理的风险机制,导致的农业保险进展缓慢。(二)农村资金外流与新农村经济建设的矛盾新农村建设目的是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进展,但是当前我国农村建设需要大量资金,而单纯依靠国家财政补贴无法满足农村建设,因此必须发挥金融机构的作用,利用融通功能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是随着社会的进展,农村金融机构中农村涉农贷款并没有得到预期中的增长,农村中存在严重的资金缺乏问题,新农村建设涉及多方面内容,资金是重要因素,保证农村资金不外流也就更加重要。金融机构普遍实行分支行制度,这一制度使得农村项目资金的吸引力不高,农村金融机构非农化趋向严重,增加农村资金的外流。(三)信贷政策与新农村经济进展缺乏统一性新农村建设是以科学进展观为导向,以实现可持续进展为目的,但是我国大部分农村建设中,金融产品存在严重的同质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