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呈现出迅速启动的良好局面第一,思想发动比较充分。2024 年 4 月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后,区委、区政府把思想发动工作放在首位,召开了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动员大会。区新农村办编发简报 14 期,各乡镇积极组织试点村召开两委会和村民代表会,一些村还利用有线广播、板报、墙等形式扩大宣传面。通过各种会议和各种形式的宣传发动,全区干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观念和舆论氛围已初步形成。第二,规划设计科学合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化乡镇及村屯进行调研,对制定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提出了明确要求,相关部门制定了《宁江区 20242024 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根据以城带乡的总体战略和由易到难分层推动的工作思路,通盘考虑区域进展、产业布局、小城镇建设、环境治理诸多因素,依据实际情况把全区 82个村分成三个层次进行推动设计:第一个层次是近郊 13 个村,突出城区服务带动,力争5 年建成;第二个层次是靠近油田、大企业和工业集中区的 31 个村,突出企业促动,力争2024 年建成,第三个层次是以农业为主,条件相对较差的 38 个村,突出产业拉动,力争2024 年建成。与《规划》实施相配套,还制定下发了《宁江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方案》、《宁江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部门负责分工意见》等一系列相关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进展目标、实施步骤、工作措施和领导责任。二、制约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第一,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增收空间狭窄,从根本上限制着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速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问题还是经济进展问题。全区农村经济进展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换时期,更多地表现出传统农业的特征。一是农村产业结构单一。调查的几个村,呈现出种植业一花独放,养殖总量呈下降趋势,加工业几乎空白,二、三产业严重滞后。二是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农业仍然延续着以户为单位,各自为战、自产自销的粗放式的生产经营,科技含量和产出效益低。三是增收空间狭窄,除劳务经济具有一定活力外,在没有养殖业进展和加工龙头企业牵动的情况下,传统农业不会有更宽阔的增收空间。第二,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主体投入没有启动,资金短缺严重阻碍着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安全饮水、使用清洁能源、公路巷路、广电通讯网络、垃圾储运等基础设施建设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