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媒体背景下网络德育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网络德育研究综述_第1页
新媒体背景下网络德育研究综述_第2页
新媒体背景下网络德育讨论综述摘要:文章通过对国内有关网络德育文献的梳理,大体上总结出国内学者关于网络德育理念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等方面的讨论成果,并且指出我国在该项讨论上的不足,旨在为相关讨论提出借鉴。关键词:网络德育新媒体德育一、网络德育的理念檀江林(2024:194-194)提出网络德育要持有三个结合的理念,即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相结合、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相结合和传统方式与现代方法相结合。刘红梅、刘秀伦(2024:189-191)根据网络的特点和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进展的要求,从人性化角度出发,提出网络德育应当树立开放、民主和仁爱的主导性理念。二、网络德育产生的问题关于网络媒体在学校德育工作产生的问题,国内诸多讨论成果主要从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老师的教学、高校管理这三个角度分析。(一)对学生产生的问题。宋元林、陈春萍(2024:25-28)认为网络强势文化的“新霸权主义”导致大学生理想信念出现偏差;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影响大学生正确世界观的树立;网络的互动性和直接性容易衍生出无政府主义及大学生接受信息的自主性直接影响传统价值取向,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政治观产生不利的影响。王虹、刘智(2024:32)从更大范围新媒体入手指出网络媒体等其他新媒体给予人感官上的刺激享受留于表面,长此以往使大学生的思维变得直观单一,缺乏理性思考。(二)对高校管理产生的问题。徐建军(2024:250)指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许多违法行为的滋生提供条件。郭真、郑芳(2024:226)认为网络的隐蔽性、匿名性等特点,使虚拟社会中失去他律机制,道德法律规范的缺失导致网络失德行为频发,并且网络侵权行为时有发生。三、网络德育的对策四、对已有讨论的简评已有关于网络德育的讨论呈现以下三方面特点:(1)从讨论方法上看,目前讨论成果主要采纳的是经验归纳、思辨讨论的方法,而运用调查和访谈等实证讨论方法的讨论成果较少。(2)从讨论视角看,一方面新媒体是一个新闻传播学的概念,笔者认为此类讨论进行跨学科讨论的成果较少,新闻学就是一个有意义的讨论角度,另一方面现有讨论主要关注的是网络媒体产生的负面影响,网络媒体的产生一定有其合理性,讨论视角应该利弊兼具。(3)从讨论对象的层次和比例看,目前关于网络德育的讨论层次和比例严重失调,大多数讨论都集中于高等教育上,对于网络教育在初等、中等教育阶段出现的问题或带来的优势探究较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范哲铺+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想你所想,急你所急,你需要的都在店铺里可以找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