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公司标准成本核算体系计划 ———第一阶段:生产成本核算基础的建立 一、目的: 1-1、强化原材料、完成品、在制品在业务流程过程中单据、数量和价格等方面控制。 1-2“”“”、建立成本中心,核算各成本中心的 产值能力 、 人均产值 等绩效考核等目标,供各成本中心参考,以改善提高生产能力。 1-3、核算各个产品的实际成本及标准成本,分析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原因,提出改善方案,供企业决策参考。 1-4“、配合 ERP”第二次开发 完善其生产环节业务流程流畅性法律规范化。 二、名词解释: 2-1“、标准成本:是通过精确、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定的,将制造过程中的 必要发”生 的费用计入到产品之中,它是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和一种预测成本。 2-2、实际成本:是指在制造过程发生所有的费用、包括合理的费用,如:工资、物料、电费、机修等费用,也包括不合理的费用,如生产过程的材料浪费、废品等费用。 2-3、成本中心:通常是指没有收入、发生无限费用的中心。是指按一定的成本去完成规定的具体任务,对部门实行财务指标的考核。 三、标准成本核算体系推动小组: 总体责任:参加成本核算、分析,推动和改善生产过程中的制造成本。各部门须统一指定人员负责。 下列是成本核算体系各部门目前职能: 3-1、财务部: ①、收集和建立标准成本核算体系实施的单据和表格。 ②、测试和跟踪生产制造的业务流程的法律规范性和合法性。 ③、核算出各产品的单个成本、核算出各成本中心的产值和人平产值能力。 ④、分析各成本中心和各个产品实际能力与标准能力之间的差异,提供参考数据和意见,供各个部门改善。 ⑤、召集或定时召开有关成本工作和成本建议性会议。 3-2、原价部: ①制定和提供原材料标准采购价格。(纸制文件和 EXCEL 档)② 制定和提供各个完成品的标准工时。(纸制文件和 EXCEL 档)3-3、品保部: ①提供各完成品的 BOM 清单。 ②提供半成品和产成品《检验月统计表》(纸制文件和 EXCEL 档)。 3-4、实机检查: ①提供 PDP 完成品《检验月统计表》(纸制文件和 EXCEL 档)。 3-4、生管部: ①提报《生产单》,同时提交《生产单月统计表》(纸制文件和 EXCEL 档)。 3-5、仓库: ①、提供《领料单》,《超领单》、《转仓单》及车间其他领料的凭据 ②、提供《产成品入库单》。 3-6、总务部: ①、负责对各车间安装电表 ②、每月抄写各电表数,核算出各车间实际用电度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