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践行核心价值观 开创精神文明新风尚——旅游与地理学院创建精神文明单位工作总结第一部分 学院基本情况旅游与地理学院是 2024 年由我校原旅游系和地理系合并成立的校内二级学院,现招收旅游管理、地理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三个专业本科学生,有在校生1087 名。学院现有教职员工 29 人(专任老师 21 人),教授 1 人,副教授 7 人,讲师13 人,其中博士 5 人,硕士 15 人。老师党员比例 65.5%,学生党员比例 6.36%。立足学科专业优势,学院大力推动产、学、研结合,承担或完成国家级、省级等科研项目 15 项,获科研成果奖 5 项,主编或参编教材 19 部,发表论文 200 多篇,其中核心刊物 80 多篇。近年来,本院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都保持了强劲的进展势头,其中旅游管理专业被确定为韶关学院校级重点扶持学科、校级特色专业和校级本科人才培育模式试验区。 第二部分 创建工作指导思想三年来,旅游与地理学院党委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创建活动坚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坚持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坚持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相结合,坚持和学生成长成才相结合,坚持与专项建设相结合,虚功实做,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性和针对性。在团结带领全院师生深化开展创建工作的过程中,我院努力做到“四促进”,即以老师师德师风建设、学生学风建设为核心,塑造学院良好精神风貌;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重点,打下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以学院文化建设为抓手,不断增强学院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以综合治理和法制教育为保障,构建稳定和谐的育人环境,形成了比较鲜亮的精神文明建设特色,为学院的科学进展提供了思想保障、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三部分 创建工作做法与成效一、以健全创建体系为基础,以宣传教育和日常建设为重点,确保创建工作健康持续开展。(一)党政高度重视,组织机构健全。学院成立了以院党委梁健书记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由专人负责并逐级确定创建责任人和责任目标,制定创建实施方案,切实做到统筹部署、分工落实、齐抓共管、全面动员、全员参加。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增强领导班子凝聚力和执行力。进一步法律规范学院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党政联席例会制度、“三重一大”议事制度和重点问题决策机制。党委中心组严格根据学习计划,仔细重温党的十八大报告,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