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旱片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旱片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_第1页
旱片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_第2页
旱片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_第3页
旱片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讨论报告范文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况 1、工程项目:某某乡旱片治理工程2、项目主办单位:某某乡人民政府3、项目主管部门:崇左市某某区人民政府4、项目技术协作单位:某某区水利电力局5、项目实施协作单位:某某区计划局6、项目实施地点:某某乡岜那村二、讨论工作依据三、项目建设的基本内容修建一条 3.5 公里水渠、一条 3.5 公里机耕路四、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 500 万元五、效益将 1500 亩的旱地改造成水田,每年增加粮食产量 120 万公斤。提高当地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粮食生产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六、结论项目建设必要,社会效益好,建设条件成熟可行。第二章建设背景及建设意义一、项目建设背景某某乡位于某某区东南部,分别与扶绥、宁明交界,距崇左市区 32公里,设 9 个村(居)委会 61 个自然屯,全乡总人口 2.63 万人,其中壮族占 81.7%,土地总面积 158.36 平方公里,境内多为石山属丘陵地区,年平均降雨量在 1100mm ,以甘蔗为支柱产业,粮食主要有水稻、玉米等。岜那村位于某某乡西北面,离乡政府所在地 4 公里,距崇左市区 32公里,毗邻省道 20311 线,上通市区,下达南宁,交通十分便利。村委会下辖 8 个自然屯,共 526 户 2898 人。全村有耕地面积 8882 亩,其中畚地7302 亩,水田 1580 亩,是典型的畚地作物耕作区。主要农作物有甘蔗、水稻、玉米、红瓜子、木薯、花生等。岜那村原来拥有耕地 8882 亩,除去部分种甘蔗,目前仅有 800 多亩的水田。人均年产大米 207 公斤,全村一直处于缺粮状态,每年吃粮不足只能从外面购买。而全村却有一片贯穿的岜弄、新庆、岜勘、坝凛、弄那、渠留 6 个屯的 1500 亩的连片旱片,该旱片地势较平坦,靠近派章水库,具有进行改造的地理优势。可以从派章水库饮水灌溉,改造成水田。二、建设意义可将 1500 亩旱地变成良田,使岜那村水田面积增加到 3100 亩,粮食年产量提高到人均 595 公斤,大大提高农民纯收入。第三章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是,修建一条从派章水库到旱片总长 3 公里的干渠,一条 3 公里的配套机耕路。第四章建设条件第一节自然条件一、气候某某乡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春暖易旱,夏热易涝,秋凉干燥,冬短微寒。年平均气温 21℃ — 22.3℃ 之间,历年极端最低气温— 1.9℃ ,极高气温 41.2℃ ,年均日照 1634.4小时,年平均降雨量 1150—1450 毫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文森传品+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家传播文化教育的小店,资料丰富,随意挑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