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晰课程性质凸显重要概念《江苏教育讨论》:在第八次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中,生物学既是一门新的课程,也是一门老的课程。说它新,是因为此前初中并没有一门被称为“生物学”的课程;说它老,是因为生物学是整合了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卫生这三门课程,而这三门课程在初中课程序列中存在已久。作为一门既新且老的课程,初中生物学在过去十年的课改历程中取得了哪些进展?修订工作组:2001 到 2024 年,我国初中生物学课程沿着新的方向进展并取得了标志性的进步,这主要表现在课程理念的变化和课程内容的更新上。首先来看课程理念的变化。经过文献分析、国际比较讨论以及对我国中学生物学教育进展史的讨论,课程标准研制组确定了初中生物学课程的理念是:面对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提倡探究性学习。这三个理念分别对应了生物学课程的教育对象、教育目标和实施策略,涵盖了课程的主要方面并有可操作性的指向。再来看课程内容的更新。课程内容的更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十大主题勾勒内容框架。《生物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选取了 10 个一级主题构成了课程内容的基本框架。考虑到让学生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育目标,结合生物学本身的特点,课程标准研制组将“人与生物圈的关系”确定为课程内容的主线。从课堂教学的情况和大范围调研的数据看,新的课程内容得到了老师的高度认同和学生的喜爱。二是强调探究和学生动手实践活动。《生物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科学探究”作为“内容标准”中的一个独立的主题,这不仅是将科学探究作为生物学课程学习的主要方式,也是将其作为一个学习内容,以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和科学探究。“内容标准”中有许多活动建议,建议的活动大多是需要动手、动脑且是使用低值耗材的实验。这样的建议,既指导了教科书的编写,也影响了老师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具有导向和推动作用。《江苏教育讨论》:这次生物学课程标准修订,“课程性质”部分的内容作了比较大的改动和扩充,为什么?修订工作组:在这次修订过程中,《生物学课程标准》“课程性质”部分的第二自然段是完全重写的。其中,一开始的一段话是这样的:“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课程,其精要是展示生物科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它既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讨论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之所以这样写,是因为我国中学阶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