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颇族的历史特点介绍景颇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根据 2001 年统计,德宏州的景颇族人口 12.51 万人,占全国景颇族总人口的 95%以上。景颇族是个跨境居住的民族,在国外估量还有 70 多万人,主要分布在缅甸和印度。景颇是我国对该民族的称呼,缅甸称为克钦,印度称为新福。历史上,景颇族信仰传统的原始宗教。近代,基督教、天主教等开始传入我国景颇族地区。在50 年代的社会历史调查中,景颇族在解放前信仰基督教的并不多。但近些年来,基督教在景颇族地区进展很快。为了深化了解这一情况,笔者对景颇族的基督教信仰历史与现状进行考察。通过了解,基督教在德宏景颇族地区的传播进展的历史有以下几方面特征:一、基督教是伴随着帝国主义势力进入景颇族地区的。1894 年,美籍牧师高曼受内地会派遣,自六库抵潞西中山乡木城坡传教;1903 年,内地会又派法籍牧师菲白勒木到东山乡弄丘寨传教;1914年,缅甸木巴坝教会派英籍牧师英格朗与缅籍克钦族牧师德毛糯入境至瑞丽市弄岛乡曼甲寨传教。1915 年后内地会和境外教会不断派遣牧师至德宏各县传教。至此,部分景颇族信仰了基督教。建国前,德宏州基督教被两股教会势力控制,一股是缅甸密支那总会与八莫总会,势力较大,控制范围有瑞丽、陇川、盈江等地。一股是国内的内地会,控制地区为潞西、梁河。1942 年,两股势力从属英国教会,1945 年后属于美国教会管辖。1950 年,欧美籍神职人员全部撤离德宏。二、新中国成立后,景颇族地区基督教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控制,走上了独立自主的进展道路。1951 年,当地基督教徒拥护自治、自传、自养的三自革新运动,提出爱教须爱国的口号,并进行了内部革新,摆脱了帝国主义教会势力的操纵和控制。1956 年,德宏基督教组织成立了中国基督教广山总会,走上了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管理的道路。三、在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鼓舞下,基督教近些年有很大进展并开始走向法律规范。这种进展体现在神职人员和信徒的增多和各种宗教培训工作的开展上。经过省基督教三自爱国会和地方爱国会考察,共有 44 位神职人员自 1982 年以来得到按立,其中牧师 7 人,景颇族有 3 人;传道员 37 人,景颇族 21 人。截止 1999 年,全州信仰基督教的信众包括慕道友共 38246 人,其中景颇族 28093 人,人员也开始由高寒山区和部分半山半坝区向城镇进展。在了解了历史进展情况之后,笔者选择了潞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