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引脚功能介绍(3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单片机引脚功能介绍1.VCC(40):电源+5V。2.VSS(20):接地,也就是 GND。3.XTL1(19)和 XTL2(18):振荡电路。 单片机是一种时序电路,必须有脉冲信号才能工作,在它的内部有一个时钟产生电路,有两种振荡方式,一种是内部振荡方式,只要接上两个电容和一个晶振即可;另一种是外部振荡方式,采纳外部振荡方式时,需在 XTL2 上加外部时钟信号(详细的内容将在以后的课程中专门介绍)。 4.PSEN(29):片外 ROM 选通信号,低电平有效.5.ALE/PROG(30):地址锁存信号输出端/EPROM 编程脉冲输入端。6.RST/VPD(9):复位信号输入端/备用电源输入端。什么是复位信号,为什么要加复位信号?当然也临时不去管它。7.EA/VPP(31):内/外部 ROM 选择端。在 30、9 脚的功能上不知大家注意没有,都有一个/,什么意思呢?这是引脚的第二功能,也就是说,该引脚既可以作前面的功能,也可以作后面的功能,至于它是如何工作的,我们临时也别去讨论 。 8.P0 口(39-32):双向 I/O 口。9.P1 口(1-8):准双向通用 I/0 口。10. P2 口(21-28):准双向 I/0 口。11.P3 口(10-17):多用途口。I/O就是英文 IN/OUT的缩写,这些引脚的功能想必大家也都明白了,(就是输入/输出的意思),这32 个 I/O 口就是留给我们作连接外围电路用的,那么它们之间有些什么不同呢?这个问题略微有点复杂。 二、单片机的电路连接和开发过程单片机是如何工作的?我们的实验是让一个 LED 灯亮起来,亮哪一个?这就随便你了,比如我们就让 LED1 亮起来吧,认真看一下电路图,LED1 接在什么地方呢? 接在单片机的 P1.0 的引脚(也就是 1 脚)上,那么根据该电路图的连接方法,当 1 脚为高电平常,LED1 是不亮的;只有当 1 脚为低电平常,LED1 才会亮起来,怎样才能让 1 脚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呢?我们让人做事,就必须对她说一声,也就是发布命令,想让单片机工作,也得发布命令,不过在计算机中那叫指令,我们要让 1 脚变为低电平的指令是 CLR P1.0(让 1 脚变为高电平的指令是 SETB P1.0),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源代码。(这是我们开发产品的第一步—源代码编辑)怎么做呢?我们首先得打开实验软件,屏幕出现一个浏览器的软件窗口,点击左边的扩展实验,选中实验 16—自动温度控制器,再点击工具栏里的调试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