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经费台帐安全生产费用是施工单位为在公路水运工程施工过程中控制危险源,消除事故隐患,提高作业安全系数,实现施工现场标准化,改善施工作业环境,强化安全教育,加大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安全文化素质,实现施工作业人员本质安全化而投入使用的费用。其最终目的是保障施工单位施工活动的正常开展和员工的生命安全,为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创造一个正常的安全生产秩序和良好的施工作业环境,更好地实施施工单位的发展经营战略。3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存在的问题3.1安全生产费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不完善2007年1月1日实施的《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06〕478号)文件,对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标准、使用和管理等进行了规定,提出了具体的操作办法。2007年1月,交通部出台的《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中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施工单位在工程报价中应当包含安全生产费用,一般不得低于投标价的1.0%,且不得作为竞争性报价。”尽管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关于安全生产费用使用管理的法规规章,但对于复杂多变的公路水运工程项目来说,其可操作性、针对性较差,所以目前公路水运建设行业安全生产费用使用法规规章有待进一步完善。3.2企业效益对安全生产费用投入的影响3.2.1安全收益的隐蔽性对安全生产费用投入的影响安全收益理论上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生产安全所避免的事故造成损失的减损收益,也就是计算期内若无安全生产费用投入情况下的预期事故损失与有安全生产费用投入情况下实际事故损失之差;另一部分是安全生产费用投入改善劳动条件,创造安全的施工环境,减少事故发生,从而增加产值所产生的增值收益,如果安全生产费用投入直接形成产品,其价值容易计量,而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依附于生产,无论是减损收益还是增值收益,都不直接表现为产品,因而难以单独地、及时地、直接地第1页共8页被计量出来,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从而削弱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费用投入的动力。3.2.2安全收益的滞后性对安全生产费用投入的影响安全生产费用从投入到产生安全收益一般要经历投入无利期、微利期、持续强利期、利益萎缩期和失效期5个时期。例如在公路水运工程项目施工工程中,安全生产费用投入在投入无利期、微利期并不能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需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产生费用投入者所期望的安全收益,这种现象为安全收益滞后性。安全收益的滞后性势必影响施工单位对安全生产费用投入的积极性。3.3安全生产费用使用管理不到位3.3.1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范围界定不明确国家对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范围界定的规定所涉及的具体内容较少,只有《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中的第十三条进行了规定,具体内容如下:(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检测、探测设备、设施支出;(2)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物品支出;(3)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支出;(4)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支出;(5)安全技能培训及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支出;(6)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除此之外,未见有关部委对其进行具体的明确和细化,对公路水运建设施工的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范围规定针对性较差,缺乏安全生产费用实施细则,造成公路水运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使用范围不明确,经常出现安全生产费用错用、挪用等现象。3.3.2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取支付不合理阶段性实际投入的安全生产费用与总需要投入的安全生产费用、总造价、工程进度三者的关系为回归方程,而不是简单的安全生产费用、工程进度的线性方程”。所以现行的安全生产费用计取支付方法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存在施工单位计取的阶段性安全生产费用金额可能满足不了保障工程进度安全生产所需投入的安全生产费用金额,影响到正常的施工生产安全。第2页共8页3.3.3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记录不规范大部分施工企业基本能够建立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但是台账记录的内容、方式各有差别,不够规范。如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未根据施工实际情况编制使用计划,各种安全生产费用消费未对其发票凭据进行留底备案等。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记录数据填报不属实,严重的甚至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