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支教实践报告范文大二学年的暑期如约而至,针对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我有幸参加了文法与外语学院支教队的招募,并从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这支队伍的一员。背起行囊,带着最初的渴望,在张晶书记和闵文副书记的带领下,同另外13 名同学一起开始了一场首踏京山支教行。在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杨集镇小学,从 7 月 7 日到 8 月 7 日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一席九个女生和五个男生一起开启新的生活篇章。而与我们朝夕相对的即是一群 00 后学生,小至幼儿园,大至小学六年级。作为一个普通的班级,我参照着这所小学的课程表为这 52 个小学生量身打造了专属于他们的课程表。当然,也属于我们这 14 个老师。因为有的学生的家距离学校有好一段距离,所以我将课时从固定规格中的 4+3模式浓缩为 4+2 模式。安排两个班级的课表,可真是煞费一番苦心。而我在这个支教过程中,则是担任高年级的作文老师和低年级的普通话老师,间或因为低年级的学生太过淘气而帮着体育老师代课。我们习惯将完整而有规律的一天安排为:上学、放学;吃饭、午休;上学、放学;吃饭、晚休,其中间或穿插着数个同小学生们在操场、教室、宿舍,总之在这个学校的角角落落里闹腾的时间。不知是不是因为面对的人是一群 00 后的孩子们,我这个名副其实的 90 后不曾感到一丝不好意思,甚至在第一次见面是就将手搭在他们的肩上,可以说在这个混熟的过程中,我如鱼得水。当然这里面不乏有难以搞定的学生,或是上课时嬉笑得不规不矩,或是一副不苟言笑的镇定自若。而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至始至终都要学会这不以大学生的姿态来高高在上的对待这群小学生,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平等沟通与沟通的氛围。而在这里,我也不得不在这一个月的支教活动后对支教衍生出另外的看法。毕竟网络上反对支教活动的号召不绝于耳,因为觉得正处童年中的孩子们被硬生生的剥夺了假期,更甚至是在支教队员潇洒的离开后徒留孩子们过多的想念。当然,我不否认这样的说法有其根据性,但是我也想用利大于弊四个字概括一下我眼中的支教。第一,学生们是自愿报名参加支教活动,小学校方及参加支教行的我们并没有硬性强求任何一人参加。第二,当然,其中不乏有家长强制要求自己的孩子在暑期进行上课,但这只占五分之一的比例。与孩子们参加培训班相比,也许我们带不去太多的知识,但是我们带给了他们更多的欢乐。我们也和学生们达成了协议,假如他们之中的部分人实在不想来,我们甚至可以和其家长进行洽谈,还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