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评估优秀案例篇一:纳税评估优秀案例】一、内容提要**省**县国税局在**市国税局推行的税收风险管理框架下,关注纳税人各种信息的收集,应用分析工具识别其中可能带来税款流失的风险因素,为纳税评估找准切入点,强化了税源管理。2004 年 11 月15 日**县国税局根据该县超市行业纳税状况普遍较差的实际,选取了有代表性的 b 超市作为评估对象,成立了由第二税务分局分管副分局长为组长,分局 2 名税收分析员和 1 名责任区管理员为组员的纳税评估小组,通过对该户涉税指标分析、约谈和实地查验有效地控制了该县超市行业的税收风险,至 2005 年 2 月 20 日,历时三个多月的评估处理终结,b超市共补申报销售额 957264・95 元,补税 162735.04 元,加收滞纳金2359.66 元。并以此为突破口,开展行业集中评估,补税 52.63 万元,同时修改完善了 2005 年度超市行业相关涉税参照指标。二、案例介绍(一)分析选案1、选案背景。商业超市,自 2000 年第一家 a 公司开业,2001 年、2002 年相继增加了 b、c、d 三家,且各家超市在县城竞相增加网点开展价格竞争、地域竞争、服务竞争等一系列的商业活动。全县商业超市经营的面积从 2000 年的 400 平方米,发展到 2004 年的 5000 平方米;从业人员从 2000 年的 23 人,发展到 2004 年的 306 人(其中:固定职工194,厂家促销人员 102 人);销售总额从 2000 年的 450 万元,实现增值税 5 万元,上升到 2003 年的 2600 万元,实现增值税 37 万元;2004 年 1-9 月份实现销售收入 2850 万元,入库增值税 108 万元(包括评估入库数),入库所得税 17 万元,为该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较大贡献。然而,从 2003 年申报资料分析,各超市的增值税负水平极不均衡,企业零申报、负申报、低税负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 2004年上半年,县稽查局在对几个超市的检查中,发现了这些企业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帐外经营、迟做销售、错用税率、获取返利等经济利益不计税等偷税行为。2、对象筛选。根据该县超市行业的状况,选取有代表性的 b 超市开展纳税评估。3、分析基础。b 超市有限公司于 2000 年 9 月份办理税务登记证并申请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公司注册资金 50 万元人民币,经营各类百货、日用杂品、副食品和针纺织品等零售业务。现有营业网点 2 个其中:大庆南路营业面积 900 平方米(含仓库 200 平方米,出租钟表服装两柜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