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和行程问题》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具体的生活事例理解“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并能根据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灵活地解决相关的问题。(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自己探求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促进学生抽象思维模型的建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白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二、教学重点:理解“单价”“速度”等的概念,掌握常见数量关系。三、教学难点: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生活中的问题。四、课时安排:课时五、课前准备:课件六、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课件出示情境图,引导列式并解答。篮球每个元,买个要多少钱?鱼每千克 10 元,买 4 千克要多少钱?2.学生在练习本上列算式,组内订正。(1)80X3=240(元)(2)10X4=40(元)3•引入新课。在我们已经学过的应用题中,蕴涵着各种数量关系。上面的题里有哪些数量呢?这些数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总价、路程问题。(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新课,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习新课作准备。©建构模型,探究新知1•教学教材 2 页例 4。(1)教学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含义。① 这两道题有什么共同点?(生讨论后得出:这两道题都是已知每件商品的价钱和买了多少件商品,求一共要多少钱)师: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② 数学书的单价是多少?你知道自己文具盒的单价吗?(学生自由回答)③ 请你来说一说下题中的单价、数量和总价。学校买了 20 套校服,每套 30 元,共花了 0(元。(2)探究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师:根据黑板上的两道算式 80X3=240(元),10X4=40(元),用单价、数量、总价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① 生交流并完成课堂活动卡。② 引导学生概括出其他两个关系式。总价 F 数量=单价,总价 F 单价=数量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找出两道算式的共同点,从而概括出数量关系,这样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对具体问题的感知、分析的基础上认识抽象的数量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