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制取氧气》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实验方法制取新物质的方法2.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 3.认识分解反应4.认识催化剂和催化反应[过程和方法]1.学习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反应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和验满方法2.学习通过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逐步认知用实验验证化学原理,从而进一不体会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氧气的制法和实验操作难点:催化剂的概念、作用和实验装置三、学情分析:学生经过课题 2 的学习和活动,对氧气的性质及用途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对氧气产生了浓厚的探究欲望,加之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储备,学生早已渴望制取一瓶纯净的氧气。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气体的制备,没有头绪,需要教师加以引导。本课题是气体制备的起始课,是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为今后“物质的制备”奠定了基础。四、教学方式课件演示,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指导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总结—迁移创新五、教学思路让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探究,综合练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因而演示实验为随堂探究实验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通过具体的实验探究得出制取氧气的原理,理解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的概念,了解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互相合作、交流的环境中去学习新知识,掌握运用新知识。六、教学准备 1.教师用具: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高锰酸钾,氯酸钾,大试管,木条,酒精灯,火柴等;多媒体。2.学生用具:高锰酸钾,木炭,细铁丝,澄清石灰水;大试管,棉花,橡皮塞(带导管),集气瓶,毛玻璃片,水槽,铁架台等。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导入【复习旧知识】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含量居第二的是什么?回答:氧气巩固旧知识【过渡】下面我们来看几幅图片学生很好奇的仔细观看【投影】投影几副有关氧气重要用途的图片观看谈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疑】人在潜水时要吸氧,这里所指的“氧”是氧气,你知道利用哪些途径可以获得氧气吗?工业上是如何制取氧气的?学 生 思 考 、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出课题【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