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实践类课程考核方式初探【摘要】服装设计专业涵盖了较多实践类课程,目前课程最终考核存在考核形式单一,考核缺少监督等问题,本文对服装设计实践类课程最终考核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服装设计实践类课程特点提出课程考核的具体方案。【关键词】服装设计课程考核实践类课程课程考核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1]。现代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涵盖了较多的实践类课程,其最终课程考核环节,一直都作为检测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的重要手段之一。老师授课完成后,在评价教学内容的完成程度时,也离不开课程考核。因此,探究出若干与服装设计实践类课程相匹配的课程考核方案,在现代高校服装设计实践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实践和创新意义。一、服装设计实践类课程最终考核环节所存在问题1.老师个人审美标准往往成为“参考答案”每个学生的审美感受与艺术呈现能力是不一样的,导致服装设计实践类课程最终的作品也是千式百样,老师亦如此,人生经历的不同,导致了老师对于学生作品的评阅,存在着明显的个人倾向,以至于在传统的服装设计实践课程中,最终考核的评价环节往往以授课老师“讲作品”,学生“听意见”的模式为主,老师的意见占据主流,成为了“参考答案”。2.缺少监督,学生以应付的态度完成实践作品在传统的服装设计实践课程中,学生作业的受众及评价人往往是老师个人,学生将作品完成上交给老师,老师进行评阅并给出分数,即完成了教学过程。学生对于自己作品创作构思、创作过程以及创作结果,仅师生之间互知,他人并不知晓。这就导致某些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缺少监督,以应付式的态度完成实践作品,大大影响教学效果。二、服装设计实践类课程考核方案设计针对上述现状,笔者拟提出若干考核方案,探究适应服装设计专业进展,符合专业特色,并且行知有效的课程考核方式。1.改革考核方式,以展览模式进行服装设计实践类课程考核服装设计专业许多课程都是基于动手绘画及制作基础之上的,课程作业大多数都有较强的可展示性。老师在授课完成后,可将学生创作的作品,以展览的形式展出,并把展览作为实践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手段,作为最终考核的依据。本人已经在《服装画技法》这门实践类课程中作过尝试,以学院展厅为平台,邀请学院相关领导、专业老师及院系学生,通过观摩、研讨的方式来进行作品评价。在展览过程中,请班级干部对观展师生进行随机访谈,让他们评选出哪些是好作品,并说出好的理由。老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