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敷仁传播百姓的声音李敷仁先生 1899 年出生于陕西咸阳县一户贫苦人家。1937 年,他创办《老百姓》报,名扬中外。但由此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严密监视,不断追踪。1946 年 5 月 1 日终于在西安被秘密绑架。在狱中,他正气凛然,视死如归。后被敌特押送咸阳秘密打两枪,头部重伤,幸未击中要害,被我地下党员营救,护送至陕甘宁边区马栏,后送往延安。1946 年 8 月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同年 9 月,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任命李敷仁担任延安大学校长。他继续献身人民教育事业,为党培育了大批优秀青年干部。我从 1938 年认识李敷仁先生,很喜爱看李先生编写的《老百姓》报,并专门收集。本文记述了我了解的一些事实。三次办报1945 年 4 月,在陕西民盟领导杨明轩(后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的具体指导下,成立了西北民主青年社,指定李敷仁、武伯纶、王维琪、张光远、郑竹逸组成五人小组,作为民主青年社的领导机构。1945 年秋,民青成员集体加入民盟,加强了民盟的活力。李敷仁先生还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的崇拜者,陕西省生活教育社的领导人。办这份报,困难很多,没经费、没房子。于是他们几位省吃俭用,自掏腰包筹集资金。西安师范校长、人民教育家石雨琴为这份报纸进行个人捐资,并为办报腾出房子,大力支持。李敷仁、武伯纶、郁达夫任编委,何寓楚任经理,田克恭任发行人。《老百姓》报于 1937 年 11 月 12 日在西安师范创刊,开始为旬刊,后改为周刊。西师(西安师范简称)几个学生也参加了编辑、出版、发行工作。《老百姓》报的中心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宣传抗战反对投降,宣传民主团结,反对独裁专制,反映老百姓的痛苦生活,从而受到广阔老百姓的热爱。报纸销往 13 个省和苏、英、美、法、加、匈、瑞典等国。在陕西,进步学生很喜爱这份报纸,组织宣传团到各地农村时,带上这份报纸,散发给广阔农民;有的学生到延安去,带《老百姓》报,发到边区。当时我在三原县武字区做农村工作,常常买《老百姓》报,发给农村识字班和农民夜校,博得农民读者的喜爱。我教农民顺口溜“苜蓿牙儿拌拌汤,日本死到河岸上”(日寇打到黄河边,企图进犯陕西),唱歌中有“盼的是油泼辣子沾蒸馍,盼的是穷人改善生活……”,都是李先生编的词,男女老少都会说会唱了。《老百姓》报共出刊 113 期,由于国民党反动派视《老百姓》报为眼中钉、肉中刺,于 1940 年 4 月被勒令停刊。李先生不甘心,又出刊《农村导报》,只刊出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