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农村经济进展落后。1992 年农村养老保险工作进行试点。1998 年至 2001 年处于停滞状态。2024 年工作职能划转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后,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得到恢复,并结合实际稳步推动。截止目前,全县共有 21 万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积累1900 多万元,全部建立个人帐户,实行了微机化管理。目前已有 2900 多人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 100。 近年来,我县农保工作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通过宣传发动,到村清理核对现场办公,使农民参保意识进一步增强,农保事业持续健康进展。农保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财政专户储存,确保基金安全完整。从近几年农保运行情况看,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集体补助难到位。由于贫困地区普遍财力不足,村级无力给参保对象给予补“”“”助,国家的政策扶持也难以实现,致使 个人缴纳为主 变成了 完全由个人缴纳 。社会保“”险演变为 个人储蓄保险 ,体现不出社会共济与福利性,导致部分农民中断参保。 第二,政策不完善,制度不统一。比如机构的设立,省、市、县不统一,**市且把农保避划归到社保管辖,缺乏直接领导和指导的力度,缺乏政策支持。 第三,农保基金保值增值难。基金增值的方式主要是购买国债和存入银行。近 10 年来,银行利率不断下调,农保个人帐户计息标准也由最初时的 12 下调到 2.5,这样按原来的较高利率计算的养老金通班以兑现. 第四,管理体制理顺难。目前在农村,劳动保障负责养老保险,卫生部门负责合作医“”疗,民政部门负责救济、低保和社会优抚,形成了 三驾马车,五龙治水 的现象。农村有限的保障资源,组织资源过于分散,不能达到整合的效益,提高了经办成本,降低了管理服务效率。 农保制度建设是社会保险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改革进展稳定大局的需要,因此,应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保制度。 一是加强法制建设,确立农保法律地位。加快《社会保险法》的立法步伐,将广阔农民的社会保险纳入其中,通过立法来明确农村养老保险等保障制度的法律地位,明确政府投入的支持和保障,加强农保基金的运作管理。 二是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农村综合保险制度。应建立一个融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等为一体的农保体系,劳动保障部门统一管理,农保机构统一经办,以整合农保资源,并建立综合保险的筹资模式。 “”三是统一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坚持 低标准起步,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 的原则,实现个人帐户与社会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