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根艺之美赋予艺术生命真谛

根艺之美赋予艺术生命真谛_第1页
1/5
根艺之美赋予艺术生命真谛_第2页
2/5
根艺之美赋予艺术生命真谛_第3页
3/5
根艺之美给予艺术生命真谛坐落在四川盆地周山区西缘的漂亮雅安芦山,在汉代是蜀郡属国,因蕴含丰富的乌木材料且根雕艺术在这里生根发芽被誉为“蜀根”。曾受千年蜀汉传统文化的滋润和石雕艺术文化的支撑,芦山乌木根雕利用天然材料,逐步形成了“三分人工,七分天成”的创作原则和因材施艺的乌木雕刻技法,使得芦山早已成为闻名遐迩的根雕艺术之乡、“根雕之都”。土生土长的彭富伦,在这片奇妙大地的滋养下,对根雕艺术产生了极大兴趣,也为芦山根雕艺术的发扬光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结缘根艺,为艺术追逐1974 年出生于芦山县沫东乡黎明村的彭富伦,自幼喜爱美术,在祖辈根雕艺术的耳濡目染下,对根雕有了最初的印象。读初中的时候,有一次去名山的百藏佛,在旅游区的大厅里偶然看到一件根雕作品,他立即被其艺术之美所震撼。回来之后,他就找了树根开始自己雕刻,那一年他 16岁。由于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彭富伦没有选择继续读书,开始了自己的根雕学习生涯。从 1991 到 1995 年,他先后在成都、广州、海口等地学习绘画和雕塑。他记得自己的第一件作品是为扑灭突发山火而献出年轻生命的“英雄少年”——赖宁的塑像。当时他刚刚拜师学画,师父是当地很有名气的艺术家。时任文化部和雅安文化局领导找到他师父,要求设计一尊赖宁像。由于师父恰巧有事,就把作品交给他完成。因为从来没做过塑像,仅仅是小时候在庄稼地里拿土做过佛像、红军像等,师父就让他根据照片来塑,结果师父还没有回来,他已经圆满完成了任务。如今,那件泥塑作品还在,后来被送到北京雕塑厂,用汉白玉雕刻了几尊,现在的稿子还保存着,彭富伦还特意翻制了一个像留做纪念。1996 年,彭富伦学成并选择回到家乡芦山创业,希望能用自己的双手为家乡建设实实在在做贡献。他在外学习和工作时已经积攒了六七万的创业资金,但是为了一位雕塑老师对他的教导之情,他将这些钱全部赠给了老师。所以,回到家乡创业的彭富伦当时手里仅有两千元钱。但年轻的心总是不服输,年仅 22 岁的他创建了芦山竞尔雄雕刻艺术厂,并一切从零开始,踏实走好每一步。在创业的路上,他认为打好基础是最重要的,他却没有想到后来这间雕刻艺术厂对带动芦山根艺文化的进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创业之初异常艰辛,彭富伦带着仅有的两千元钱到芦山城外租了一间门面房,房租是两千元。在和房主商谈后,允许他先付一千元。于是,剩余的一千元成了他所有的流动资金和生活费。彭富伦在这间既是厂房、车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根艺之美赋予艺术生命真谛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