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蓝印花布工艺的现状及其进展探析摘要:蓝印花布是我国古老的手工印染纺织品之一,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笔者通过实地考察,探究了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及保存现状,并找出其衰弱的原因,借此提出进展桐乡蓝印花布工艺的相关建议,旨在使蓝印花布工艺得到更有力的保护与进展。关键词:蓝印花布进展制作工艺一、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一)裱纸、设计纹样和刻花版1.裱纸:以前做花版的纸是用桃花纸做的,桃花纸是用桑树纤维做成的,桃花纸很薄,而花版需要有一定厚度,所以一般用五六张纸裱制而成,裱制时用柿子汁把纸粘在一块,等纸粘牢后,给纸版刷上桐油,上油后的纸质会更耐水,更耐刮。而现在的制版很简单,直接用牛皮纸。2.设计纹样:传统的纹样都以吉祥为主题,以真、善、美为设计方向,据灵安赵师傅介绍以前的图案并不多,可能就五六十个图案,比如龙、凤、牡丹,仙鹤、石榴等,后来他们觉得单调,又加入了小白兔,萝卜,熊猫等小动物,纹样就更丰富了。3.刻花版:镂刻工具一般是自制的刻刀,刻刀有单刀、双刀和圆口刀三类,分别对应刻面、线、点。一张 1.5*1.5 平方米的蓝印花布花版要刻三四天。(二)刮防染浆防染浆是由黄豆粉和石灰粉根据一定比例调和而成,根据天气变化有所调整,比如在干燥的时候用 2:1 的比例,潮湿的时候用 1:2。那为什么要用黄豆粉呢?因为黄豆粉是一种植物蛋白,它对布料有很强的吸附力,它的分子式的分子量是非常大的,所以能产生很大的分子间作用力,假如直接用石灰粉(CaO),它的分子量很小,很容易在染色时脱落防染浆。但石灰粉有好处,具有氧化作用,能使浆料变硬。刮浆时得考虑排版问题,有些大的花型接版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纹样的美观性,而双面的花形对版要准确,否则就是次品,这体现在纹样的构图上,是上下、左右、斜角对称,还是四方连续,二方连续等。(三)印染蓝印花布上的蓝色是因为采纳了植物染料——靛青,由板蓝根的叶子提取,印染的辅料还有酒糟,火碱(NaOH)。那为什么要用酒糟呢,因为防止出现“死缸”的现象,酒糟是悬浮物,它可以使染料在水中分布均匀;那为什么要用火碱呢?因为火碱可以使布料变得柔软。染料准备好后,把刮了浆的布下缸印染,经过四十分钟后,我们就可以看到染好后的布料了。(四)刮灰染好的布匹先用离心机把布甩干,然后用塑料纸包裹七八天,让石灰发热,到时防染浆就很容易刮落了。在刮防染浆时用刀倾斜 45°刮去灰浆,刮去防染浆的地方就是白色的,而没有防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