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楠木情-精品文档

楠木情-精品文档_第1页
楠木情-精品文档_第2页
楠木情满院红芽如雀舌,江南春色已十分。办公小院里的红叶石楠,爆出了娇嫩的茎叶,云彩一般地萦绕在楠树的上方,根根如钗,片片如舌,令人喜爱极了。这种红叶石楠是人工杂交的新品种,属于小乔木,矮化多枝,少有挺拔如柱的。入春后,地气回暖,便生出赤芽,夏变绿,秋冬渐红,四季多变,色泽妍丽,多用于做城市的行道树和风景树。如同红继木,它的诞生也不过几十年的光景。它们都是人类改变自然物种的例证。作为原生楠木,它们曾是池州大地上古老的树种,随处可见,人们对它不以为然,譬如李白在《秋浦歌》里写道:“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想一想,参差高低的石楠树与女贞林中,白鹭翻飞绿叶,白猿援木纵横,那是多么漂亮的情景啊!尽管楠木遍地,但能够用上楠木构建房屋与制作家具的,也绝非一般人家。打我记事后,大约就没有见过高大挺拔的石楠树的。我家老屋西厢有两间房,都有雕花窗户。说文雅点,叫花牖,多设置在堂与室之间。1990 年代初,我练习古诗时,硬是将这个“牖”字塞进了一首七绝里。听祖母说,我家老屋的两扇花牖的底托和边框都是楠木的,坚固,耐磨。遗憾的是,它们均在“文革”期间的“破四旧、立四新”运动中遭到人为的破坏。花牖上面所有的雕刻都被乡间激进的年青人凿得面目全非。到我看到的时候,它们已经是满目疮痍。有段日子,每每孤独之际,我便趴在花牖上,用手触摸凸凹不平、暗藏钩刺的残存痕迹,辨别与想像它们到底想表达什么?譬如花朵的形态,鸟兽的姿态……可是,没有一处是完整的。正因为残缺,它们才给予我更大的想象与遐思的空间。有一次,我在抚摸的过程中,手指竟然让木刺划破了,流了许多血。我将它挂在楠木框上,仿佛涂了一层新奇的油漆。老屋终究被留在乡间的大弟拆了,也不知道他怎么处理的那些破旧的玩意儿,譬如花牖。我第一次将石楠的名称与树木统一在意识里,是在 1980 年代的贵池大王洞。当时,我在秋浦河畔一所初级中学任教,学校离大王洞只有 30里地。开发大王洞的一期刚刚竣工,我便前往观瞻。记得洞口就植有一棵石楠树,据说是当时的县长亲手所栽。我站在楠树旁边,驻足片刻,不断被人督促。当时我到底想了些什么,现在也不甚清楚了。那个时候,县长在我心目中是一个很大的官。我对楠树肃然起敬。所以,記忆深刻,至今不忘。不知道这棵树是不是还在——安然无恙乎?2024 年春,一位做实业的小兄弟赠与我一对楠木镇纸。其面子上镂有一联,其余部位打磨光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