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大国进展道路的经验解释摘要:大国的人口规模优势会转化为国家竞争优势,但是无论大国还是小国,都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欧洲作为一个整体在 15世纪前后突然超过亚洲大国,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它们共同采纳了贸易开放政策。同时,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最先富裕的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而是发生在欧洲人口规模相对较大的英国和后来的法国和德国,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除拥有较大的人口规模之外,还较好地将殖民地纳入本国的分工体系,而且拥有更好的市场条件、高效的法制传统和人力资本培育体系,使本国的要素结构更能支持大规模的民间技术创新,吸纳过剩资本和农业剩余劳动力,促使其经济结构从传统农业向近代工业转型。关键词:欧洲大国;经济进展道路;人口规模;经济结构武汉 430205)欧阳峣,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大国经济讨论中心讨论员(湖南长沙 410081)一、引言在漫长的中世纪及以前的时代,欧洲与东方世界并无太大的差距。在古希腊时代及古罗马帝国的早期,欧洲略为领先于东方。从公元 2 世纪开始,中国逐步赶上西方,并在此之后的一千多年時间里,中国一直领先于欧洲世界。但是,在公元 15 世纪前后,欧洲突然后来居上,将中国和印度远远抛在后面。在 17 世纪之后的数百年间,欧洲一直遥遥领先于东方。为什么西方世界会在突然之间与原本领先的中国和印度拉开距离呢?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虽然近代以来欧洲境内各国均获得了非常好的进展,但是,工业革命以来,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大国仍起着领头羊的作用,这三个国家的经济进展相对于其他中小国家更加平稳。有许多学者对以上现象进行了解释,目前有影响的观点主要有如下几种:其一,地理环境和气候决定论。地理环境之于人类和经济进展的影响,早在古希腊时代就已经被人们认识到,16 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Mon-tesquieu)将地理环境的作用扩展到对民族生理、国民气质、政治制度的决定性影响。美国地理学家亨廷顿(Huntington)认为,各国自然环境和气候的差异决定着这些国家不同的进展路径。这些思想有其正确的一面,但若将其强调为最重要或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可能有点失之偏颇。在世界经济的版图上,发达国家大多位于温带和沿海区域,不发达国家则大多位于热带、亚热带和交通极不方便的地区。欧洲拥有非常宜人的温带气候。其冬季相对寒冷,阻止了病虫害的滋生。降水相对充足又极其均匀,其土壤的保水能力也较强,这非常有利于粮食作物的种植和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