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突飞猛进,民间手工技艺跟着快速进展。但是在进展过程中,不但要对传统手工技艺进行传承,还必须要在传承基础上合理创新,才能促进民间手工技艺的不断进展。以蓝印花布为例,探讨这种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关键词]民间;手工技艺;传承;蓝印花布被称为民间艺术活化石的蓝印花布,已有 1000 多年的历史。但是,随着大批量的机械化生产,蓝印花布的传承与进展面临困境,逐渐被人们遗忘。因此,蓝印花布需要在进展的过程中、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把民间艺术发扬光大。一、蓝印花布技艺传承(一)镂刻版型。在刻板时需要先用细毫或狼圭等在连史纸上描花,描完花之后就可蒙在油纸板上,然后进行镌刻。在刻花的过程中,将用蜂蜡与熔炭制成的蜡盘,放在纸板下面垫上,镌刻之后的纸板,必须进行压平处理。用生桐油刷了之后进行烘干,再把熟桐油刷上,晾干之后可以直接使用。(二)调制防染浆。防染浆的调制,是用黄豆粉和生石灰根据 3:7的比例,加水调成糊状做成防染浆。黄豆粉与生石灰粉需加工为非常细的粉,所调出的浆才能染出清楚又亮丽的白花。(三)刮浆印花。在刮浆印花的过程中,必须把棉布铺在平整的印花台上,然后将其固定,再把做好的印花版放在棉布上,把防染浆用抹子刮入空隙之中,让它漏到布面之上,刮浆的过程必须仔细、细心,才能把浆刮平,使其分布均匀、平整。假如制作的是白色的底,就需要运用两块花版盖版,才能使纹样连接。(四)蓝靛浸染。将刮浆的印花布晾干之后,把它放到温水中进行浸泡,水温控制在 45℃,浸泡软之后放入蓝靛染料中进行浸染。需要发酵一天,当染液为黄色时为最佳状态,假如染液的颜色由黄色变成蓝色,那就必须在里面加入熟石灰。用杠杆把布匹和雕版吊在染缸上面,并将其崮定好,没有固定好的部分需用竹条将其分开,中间不能有皱折,避开布匹晾晒粘叠,进而对成品的质量造成影响。布匹在下缸的过程中必须完全浸没其中,每隔 25 分钟吊起一次,晾 5 分钟后再次下缸,这样反反复复,布匹的颜色将逐步变深,直到达到我们需要的颜色为止。(五)清洗晒干。所有染好的布料放到流动的水中进行漂洗,漂洗到水不再有蓝色泛起为止。假如是小批量的生产,可以在庭院晾晒即可。如大批量的生产,则需在户外搭上支架进行晾晒,当几十米长的布料晾干后,就会有许多的褶子,这时需要运用圆木将其卷好,再用巨石进行滚压,经过滚压后的布匹,表面将呈平整光滑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