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尾气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关键词】汽车尾气;颗粒物;神经系统汽车尾气是由气相、挥发性有机物及颗粒物组成的,对人体损害相对较大的是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颗粒物、多环芳烃类化合物、铅的化合物等,它们都具有一定的致癌性和致畸性[1]。从种类上可将尾气分为柴油机尾气和汽油机尾气两大类,二者在组成成分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柴油机尾气中的颗粒物含量明显高于汽油机尾气,汽油机尾气主要以气相为主,其中气体、颗粒物等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是很严重的。从下面四个方面分别阐述尾气对神经系统产生的影响。国外流行病学相关讨论显示,空气中的污染微粒使得各种疾病风险明显增加,其中与尾气颗粒物有密切关联的神经系统毒性作用也有所报道,尤其是 nanoparticle-richdieselexhaust(NRDE),其对基于海马关于能力和记忆功能上都有基因层面上损害[8],YokotaS 等[9]对 nanoparticle-richdieselexhaust(NRDE)中超细粒子(UFP)在情绪行为,学习能力和神经递质的水平等方面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对于学习能力有明显的影响,而在情绪行为和神经递质水平方面有待进一步讨论。3 尾气对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已有很多文献证明尾气的颗粒物可以直接通过胎盘屏障进入到胎儿体内。在妊娠过程中,任何轻微的影响都会给胎儿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而且胎儿时期是中枢神经系统形成和发育的关键时期,故妊娠时期母体受到较为严重的尾气污染,对胎仔中枢神经系统影响非常大。Fuiimoto 等[13]对小鼠的讨论表明,尾气影响胎盘的功能从而使得小鼠胎仔吸收母体功能下降,胎盘供氧减少,脑发育受到影响。也有讨论证实,孕鼠暴露于柴油机尾气中,子代新生小鼠的海马中出现大量半胱氨酸蛋白酶提示脑细胞的凋亡,更加说明妊娠时期尾气污染可影响胎儿大脑的正常发育[14]。长期以来被广泛认可的是中枢系统的神经元是不可改变的,但是最新的讨论表面,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收到某些刺激后根据自身的能力重新定位自己的身份[15]。所以我们不难想象一下,假如尾气成分中的某些特别物质进入到人体循环中,刺激到中枢神经系统某些神经元的改变,可以导致某些疾病的产生或者加速某些疾病的发生,例如阿尔兹海默病等。神经元还包括可塑性强,并且可以接受长久的刺激的特点[16],基于这两个特点,可以根据神经元长久接受不良刺激后产生形态学上的改变,进而引发功能上的改变,使得学习、记忆等功能减退。有种新型的汽油添加剂称为甲基叔丁基醚(MethylTer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