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油坊往事-精品文档

油坊往事-精品文档_第1页
油坊往事-精品文档_第2页
油坊往事-精品文档_第3页
油坊往事从我家老宅出来,拐个 Z 字,向前几步,再拐个 Z 字,就到了一片小柿园。在小柿园前方几丈远,就到了村边的沟沿了。夏天晚上,带着一身疲乏,从田里回来的村民,并不立即回家,而是三五成群地坐在沟沿边的桐树下,借着顺沟吹来的缓缓清风乘凉消乏。顺沟沿望下去,并不见沟底,而是看到一块离地面大约四五丈高的小平台,我们那里的人把这种地形叫做“尧科”,意即很小的地方。“尧科”大约不到二十亩地,住着三户人家。一所没有围墙的院落,便是村里油坊所在地了。油坊由两孔土窑洞组成。一孔只有巴掌大,作磨房用;一孔是油坊的主要生产车间,有两丈多宽,四五丈深。油坊的制作工艺非常简单,先是将榨油的原料用石磨磨碎,放到一口大锅里蒸熟,放到草连子里一层一层地用八磅锤砸实、固定,制作成油墩。榨油的工艺运用的就是杠杆原理,给油墩加压往外挤油。主体设施是一根长有三四丈、两抱多粗的树干组成,先用绞车把树干的前端升到一定高度;在窑后掌墙上挖一个四方形的小洞,用一些大的木块把上面的空间砸实,固定住树干的后半部,油墩就放在树干后边的跟部,这时再用绞车把一块一块巨石升起来挂在树干前端,下垂的压力便不断传递给油墩,香喷喷的食油就汩汩地流了出来。这是榨油的最后一道工序,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出油”。“出油”是油坊里的一件大事,也是村里人最兴奋的一件事。“出油”的中午,油坊里的人一律不回家,家里人把饭送来,照例是干捞面。油坊里的人会往面里浇上几勺子热油,香喷喷的气味能传大半个村。要是附近有人也会端碗面来,油坊的人很慷慨,会给他碗里倒一勺油,那人就会笑眯眯地端着碗,蹲在地上有滋有味地吞咽。在物质贫乏的年代这是多么令人幸福的时候啊!油坊的香味萦绕在我的童年,连同那些生动鲜活的人物……“惹不起”老妪“尧科”坡跟下第一家主人在他们那一房里排行老四。老四是个热心肠的人。但村里人很少到他们家去,原因是老四的娘是一个“惹不起”。这老太婆在我的印象里是一个皮肤寡白、面相凶恶的人。她是附近十里八乡的话题。据说,她妈妈去世早,跟随父亲长大。粗犷的父亲不善女儿事,竟让宝贝女儿长成个“天足”。这在旧社会可不是个好事,年龄大了还找不到婆家,急得她父亲抓狂。老四的爷爷当年在我们那一带是有名的兽医。也许是姻缘天定,也许合该他家倒霉。就象电视剧《心术》中的一句台词:名医手上都有几条人命。名兽医手上当然也是鲜血淋淋。老四的爷爷就在她家砸了招牌,把一头壮...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