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开发后期油井清防蜡方法分析摘要:结蜡现象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时有发生,尤其是后期,这对于油井的采集作业来说,十分不利。因此,分析与探究油井后期开发过程中,清蜡与防蜡的工作措施,及结蜡的生成因素十分必要。本文将围绕油田后期的采集作业中,油井清防蜡工作展开分析,并融入国内外最新的清洁与防治技术,指出合理的油田开采方式,针对性的做好油井的清防蜡工作,确保后期油田产量能够得以稳定。关键词:油田开发;后期;清蜡防蜡油井的结蜡现象在油田开采中后期十分普遍,这将严重限制油井的采集能力,影响油田企业经济效益。这是因为油管壁的结蜡现象,将会大幅增加对地层回压,从而降低油井的最终产量。同时油管与抽油桿之间的部位结蜡还会增加抽油机载荷,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抽油泵蜡卡。另外,地层的射孔炮眼与泵口处的结蜡,还会大大增加抽油阻力,从而降低抽油泵的工作效率,降低油相的渗透率同时,造成油井减产甚至停产。1 油井结蜡机理石蜡是原油中的烷烃,它的原子数在 16 至 64 这一区间,密度在0.880g/cm3 至 0.995g/cm3 区间,熔点为 49 至 60 度。油井在开采中后期,由于储油层在气体析出后,温度逐渐降低,因而石蜡才会与之相伴的析出并长大。受如今我国石油开采工艺影响,油井采集作业后期常常会出现油蜡范围扩大现象。溶于原油中的可形成固相晶格的石蜡分子,是造成油井结蜡的唯一根源。2 油井结蜡因素为了制定合理科学的油井清防蜡作业,首先要做的便是充分掌握结蜡因素,及生成规律。通过实验与观察得知,油井结蜡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原油的组分。常见的油田为低渗透油田,一般会采纳油田注水的方式,增加原油渗透率。这就导致在注水的过程中,原油组分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众所周知,原油中的甲烷与氮含量较高,原本溶解在原油中的甲烷与氮受水的冲击影响,融入了驱油的水中使得原油密度和粘度含量增加,这是加快油井结蜡的重要成因。另外原油中不仅包含石油等能源成分,同时泥沙与水等物质,也会在油井结蜡过程中,发挥催化的作用。大量的水资源将会导致油井内部的结蜡现象,受时间的推移影响越来越多。另外油井的采集条件也是油井结蜡的重要因素。储油层气体的析出与大量温度较低的冷水将会导致油层热量降低,较低的温度将会使油井出现明显的结蜡现象。并且在储油层油气析出后,由于地层压力降低,还会出现气相,这就为结蜡制造了极大的便利条件。3 油井清防蜡措施3.1 油管注入阀的清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