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帝国有几个王一:阿契美尼德王朝契美尼德王朝,又称波斯第一帝国。公元前 559 年居鲁士二世统一波斯,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居鲁士二世击败了当时统治波斯的米底人(Median),使波斯成为一个强盛的帝国。前 539 年,居鲁士占领巴比伦。到了大流士一世,帝国疆域得到了空前的进展。向东大流士进军印度河流域,在西线对希腊的进攻则由于马拉松战役(前 490 年)的失败而功败垂成。其子薛西斯一世后来(前 480年)再度对希腊用兵遭受失败。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创建者为阿契美尼斯;当时整个波斯地区还是在米底王国的统治之下。阿契美尼斯死后,他的儿子泰斯帕斯继任王位,并在米底王国斯基泰时期带领阿契美尼德脱离米底王国的统治。泰斯帕斯死后将土地分给他的两个儿子:塞鲁士一世和阿里亚拉姆尼斯。他们死后将王位分别传给他们的儿子:冈比西斯一世和阿尔沙米斯。公元前 559 年,居鲁士二世继承冈比西斯一世的王位,并在其后承袭了亚薛米斯的王位,重新联合阿契美尼德王朝。居鲁士随后开始扩张领土。他首先公开反叛米底王国,并在公元前 550 年将其彻底消灭。其后,他与巴比伦结盟,以确保王国的后方不会受威胁。公元前 546539 年之间,居鲁士先后征服了东部伊朗和中亚的许多地区:巴克特里亚(大夏)、马尔吉安那、花剌子模、索格地亚那、格德罗西亚、萨塔吉地亚、阿拉霍西亚、德兰吉安那、萨克人的地区、阿富汗等地,其统治范围在东方接近了印度河流域和帕米尔高原的西部地区。居鲁士死时,阿契美尼德王朝的东部和东北部疆域已经包括阿姆河两岸的巴克特里亚(Bactria,中国史书先后称为大夏、吐火罗)和花拉子模,由居鲁士之第巴尔迪亚统治。居鲁士之子登位后,继承父志继续扩张。以后的波斯帝王一再发动对东方塞种人的征伐,把疆界推过阿姆河,到达锡尔河两岸。阿契美尼德王朝将其国土划分为 20 个郡,各郡每年向中央缴纳一定的贡赋,其中有 7 个郡在中亚:例如第 7 省辖兴都库什山以南之犍陀罗地区,第 12 省辖大夏,第 16 省辖安息(帕提亚)、中亚地区花拉子模和粟特(索格迪亚纳)。阿契美尼德王朝最东方的据点在与中国新疆省相邻的、中亚地区费尔干纳盆地。波斯人在该盆地西端建立了居鲁士城。公元前 547546 年,波斯人同小亚强国吕底亚王国发生战争。吕底亚是一个十分富庶的国家,在其强盛时,曾控制了希腊世界和东方之间的海上和陆上贸易。米底王国灭亡后,它于公元前 547 年出兵卡帕多细亚(原属米底,现已归波斯人统治),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