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面对飞行学员的航空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摘要:通过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设计、教学对象和教学方法五个方面的对比,分析了面对飞行学员与面对工程学员的航空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的差异,提出了面对飞行学员的航空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建议。关键词:航空发动机原理;飞行学员;教学改革一、引 言航空发动机原理课程是飞行学员必修的航空理论课程之一,其主要任务是使学员掌握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基础知识、主要结构和原理,并在毕业后的机型改装和飞行训练中形成快速适应和熟练操纵装备不同发动机的各型飞机的能力,为空军培育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军事飞行人才。在目前的飞行学员培育体系中,航空发动机原理课程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员反映在校学员不愿学,用人单位反映毕业学员航理知识不扎实,飞行员反映改装时发动机原理课听不懂等。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加以梳理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二、与工程学员航空发动机原理课程的差异通过前面列举的这些现象,可以对应得出三个推论:其一,教员传授知识这一过程与学员的期望不相符;其二,毕业学员的航理基础水平低于用人单位的期望;其三,改装时所学习的航空发动机原理知识与飞行员对相关问题的理解能力不匹配。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可以是多方面的,这里仅从教员的角度来考虑。以前这支教员队伍培育出的工程学员曾经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为何现在培育出的飞行学员不能再续辉煌呢?其根本原因在于对飞行学员航空发动机原理课程与工程学员航空发动机原理课程认识上的差异。(一)教学目标的差异在工程学员的课程体系中,航空发动机原理是一门单独的专业课程,其设置目的是培育学员维修和管理航空发动机的能力,并具有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献身国防的奉献精神,为航空兵训练和作战提供有力装备保障。而在飞行学员的课程体系中,航空发动机原理属于航空理论课程,可与飞机系统合为一门课程,也可单独设置。其开设目的是针对飞行学员职业岗位的需求,为其从事飞行与指挥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简而言之,前者的教学目标是培育维护管理航空发动机的工程人才,后者的教学目标是培育使用航空发动机的飞行人才。(二)课程设置的差异在工程学员的人才培育方案中,由于航空发动机原理中的计算分析涉及到一些专业基础理论,必须以工程热力学和气体动力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为先导,后续课程以航空发动机控制、航空发动机强度,以及总体设计等课程拓展其深度和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