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更好的落实法制教育提高德育教育摘要:在最新的人教版《道德与法制》学科教育中规定,要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开展小学生的道德与法制教育,要将教育生活化、情理化,更加凸显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表达方式和教育方式上要更加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社会认知,同时,法制教育和德智教育要更加注重实践,做到寓教于乐,引入情境教学法,更好的落实法制和德育的教育。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和个人思考与体会,浅谈在新教改背景下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落实法制教育和德育教育。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法制教育;德育教育近几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斷推动,在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和中学生的原有科目——品德等相关法制教材和德育教材,经过有机结合与增改删减,统一为“道德与法制”这一新兴科目,这不仅体现了教学思维上的转变,更加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有益结合,同时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和个人思考与体会,浅谈在新教改背景下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落实法制教育和德育教育。1.在实践活动中突出儿童特点,体验儿童生活近些年来,回归儿童生活这一理念已经深深的灌输到整个教育界的德育教学和德育实践中。实践方能出真知。对于低龄段的小学生而言,在实践中进行德育教育,较之大段的说教更加有效,更加有趣味性,也更能深化人心。例如在讲解“我爱我们的校园”这一课时,我引导孩子们走出课堂,亲自参观我们的校园中的漂亮景色和文化氛围。首先我们整体参观了威严的教学楼,认识了每个年级的教室,感受其中的学习氛围,然后带领我们的学生,参观学校的特色教室,例如高年级所用的音乐室、美术室、科学实验室,学校的心理咨询室、乐队排练室等等,体会我们学校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然后,带领学生们来到升旗的操场,看着飘扬的红旗,给学生们讲解绣红旗的故事,告诉他们今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的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换来的。在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感觉非常激动,感触颇深,虽然每日在校园中活动,但是从未系统地观察了解整个校园。通过此项实践活动,学生们都发自内心地认识到了校园的漂亮与文化,真正体验到了我们的校园真好。2.寓教于乐,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在新版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特别注重了对于低龄段学生的法制教育和法制观念的形成,在课文中更加凸现规则的理念和遵守规则的要求,并以多个连续的、递进的课时,引领学生建立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