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准备活动从事比较剧烈的运动之前,往往需要做一些准备活动,目的就是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好准备,克服神经机能惰性,加快运动神经传导作用和反应速度,使人体尽快地由宁静状态进入状态。作为体育课中的准备,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老师一般都比较重视,但在实际教学运用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对体育课前准备活动的意义认识不够运动生理学理明确指出:准备活动促使血液循环加快,需氧量增加,机体的代谢速度加快,还能使体温略微升高,肌肉和肌腱的弹性、伸展性等处于良好的状态,提高肌肉的收缩力和速度以及动作协调性,避开运动损伤。仔细做好准备活动直接关系到基本部分的乃至整个体育课的任务完成。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对准备活动的认识不足,有的老师存在轻视或盲目地压缩其时间的现象。有的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只重视基本部分学习,对准备活动懒懒散散,动作不到位,甚至只把它作为一种形式和样式。二、体育课前准备活动缺乏中等学校的特点中等职业学校男女学生由于年龄性别不同,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就决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准备活动应各具特点。但在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区别不大,高一成人化,高三公式化,一套操、一个游戏,高一用,高三也用,甚至把高级运动员的专门性练习也拿来用。这种毫无区别、毫无特点的准备活动,违反了教学规律和中等职业学生低年级和高年级以及男女生的生理特点。低年级学生的准备活动应根据身体发育特点,以游戏或简单易学动作为基本,高年级学生体育课的基本部分相对运动量较大,在准备活动时,既要有一般性练习,又要有专门性练习,并要根据男女生生长发育的明显差异,结合教材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和标准。三、体育课前准备活动内容单调枯燥基本体操或一个游戏长期使用,久而久之,学生感到乏味、厌烦。在教学中,选择准备活动的内容应全面、丰富,形式多样。既要有徒手体操,又要有器械操;既要有原地的,也要有行进间的;既有单人的,也有双人或集体的;既有一般练习,又要有模仿、诱导或辅助性的专门练习。这样使学生感到新颖有趣,既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又激发了学生的运动欲望,对学习掌握基本部分内容有着重要作用。四、重视一般性准备活动,忽视专门性准备活动体育老师普遍认为,准备活动就是做个游戏,做几节基本操。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专门性练习在准备活动中的作用。我们知道,一般性准备活动主要是使全身各主要肌肉群、关节、韧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