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教育心理学与学生个性进展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职教中心。学校开设的专业学习课程较丰富,在校学生普遍在 15 至 17 岁之间,其中不乏大龄学生。与普通中学略有差异的是这些学生大多非常自信,性格也开朗,可在学习上投入的精力明显不够,喜爱参加各种文化项目活动和体育竞赛。这些学生具有饱满的热情和真诚的态度,与他们接触后会变得青春飞扬起来。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重视教育心理学一位老师或许面对很多名学生,然而对学生家庭而言,这名学生却是唯一的。在教育教学中,仅仅是单纯的教学任务模式,或许仅是书本中的知识教授就够了,但是对人的培育呢人是有生理心理活动的高级动物。教育中,不免涉及一门科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讨论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二、面对学生个性进展,加强心理及德育教育教育对象由于遗传因素、所处生活背景环境等不同,个性是有差异的。现代学校的德育目标提倡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和各自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防止偏废一方。这是一个发生在我曾任教班级的真实案例:于是,我决定潜移默化地改变陈茜,让她成为一个阳光开朗、积极自信、方向感强的孩子。首先,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我通过谈话和观察,了解到陈茜是个兴趣广泛的孩子,于是,我在课堂上鼓舞她多参加班级活动,让她把个人的一些专长发挥出来。我还邀请她下课后到老师办公室帮忙,做一些杂务性事务,起初她不是很同意,但又觉得老师都这么仔细邀请她了,所以还是到办公室帮忙,渐渐地竟开始主动询问我办公室的老师们是否有需要她帮忙的地方。这样的变化一点一点、不知不觉,突然有一天老师们发现这个孩子特别乐于助人、热心负责。为此,我找机会在班上适时表扬她,渐渐地,我发现她不再像以前那么自我,变得沉稳和礼貌,待人接物也越来越随和积极。教育就是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放手让学生做她通过努力能做到的事,信任尊重学生,通过自我管理树立目标和自信。陈茜的变化,班里的同学和其他老师都有目共睹。我的感触是在教育管理中,老师首先要发自内心地接纳学生,这有助于学生得到恰当的、有针对性的积极期望感,从而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进展自己,有助于学生在不断体验成功的过程中树立强烈的自信心,猎取更大的进展。三、关爱心理辅导,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我细心观察张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