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条件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关键词】信息技术历史教学一、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传统的教学崇尚的是一种“满堂灌”的讲述方式,把所有都通过讲解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而新课程更多的主张探究。两者各有利弊,可以取长补短,加以综合。我们应针对不同的课本内容实行不同的方法。比如:高中新课标实验人教版教科书《历史》必修 1“古代希腊罗马民主政治”部分对梭伦改革的内容: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是借助于“学思之窗”中的史料来叙述的,十分枯燥难懂。此时假如借助多媒体软件,将梭伦的图像和主张以彩色画面的方式呈现,会缓解学生的枯燥感。除了教学方法之外,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很关键。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好不好,开头是关键。怎样使学生尽快产生学习的欲望,尽早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这就得看老师在“导入”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讲授《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时,以电影中火烧圆明园场景开始:从富丽堂皇的“万园之园”到大水法遗迹,人类文明的伟大结晶在冲天火光中化为残垣断壁……这是怎么了?老师在短短的两分钟里,营造历史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圆明园被谁毁?(英法联军)。这使学生感到怒;圆明园为什么被毁?英法联军的借口是因为双方换约过程的冲突,而圆明园是皇家园林。他们要惩处的是咸丰皇帝,这使学生感到哀。这就是老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的开场白。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眼光,“吊足了胃口”,使学生欲罢不能。这为本课内容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然后老师可以层层剥笋,润物无声中达到教学目标。二、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演示,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由于多媒体计算机能够演示声音、图像、视频、动画、文字等多媒体教学信息,因此能让教学内容具有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故老师可依据教学的需要,利用多媒体软件或素材库,制作成自已的历史课件,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动态的展示变化过程,从而实现传统教学媒介所无法达到的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例如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在对分封制的作用讲解时学生很难理解,假如利用多媒体的信息技术将其做成图片,会更容易让大家理解。再如在这一单元中,对西汉的中央官制要加以简述,让学生理解皇权的集中。假如用幻灯片结构图的方法,学生会很容易理解。另外,借助課件交互功能,突破空间的限制,动态演示历史战争的具体过程,会让战争立体呈现。如在讲授“鸦片战争过程”时,制作一个Flah 课件(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