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园文化的法律规范功能及其实现路径[摘要]校园文化具有法律规范功能,通过制度文化、校园舆论、道德法律规范和行为文化等方面对广阔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习惯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法律规范作用。因此必须选准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和着眼点,打造特色鲜亮的校园制度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舆论氛围,培育良好的学校精神文化环境,从而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法律规范功能。[关键词]校园文化;法律规范功能;校园舆论;精神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重要的法律规范、约束作用,对学生成长、成才、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校园文化法律规范功能的概念及特征所谓校园文化法律规范功能,或称校园文化约束功能,主要是指“校园文化运用舆论、制度等手段调整人们的行为,制止不良行为的发生,通过各种文化活动,逐步把广阔学生引导到学校文化目标所确定的方向上来,使之在确定的目标下从事各种校园文化活动。”[1]即校园文化在得到成员认可后,能够通过微妙暗示、内在提醒等形式对成员的思想、行为和心理产生约束和法律规范的作用。校园文化法律规范功能的主要特点有:(一)法律规范性“校园文化是一种法律规范文化,它在培育学生的独立性的同时,也在强化学生的法律规范意识。”[2]因此,校园文化通常表现为一定的纪律性和法律规范性,如校园文化中的规章制度和不成文的行为规则等,为生活在其中的学生提供了评定自己的品质、行为和人格等方面内在的尺度,进而用这种尺度法律规范其个人思想、行为,明确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去做等,最终使其思想、行为符合学校的统一法律规范。(二)无形性校园文化的作用形式是“通过营造一定的思想氛围、道德氛围和行为氛围,影响校园人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心理间接地、软性地实现的。”[3]而这种“氛围”,即校园文化,犹如春风化雨,会对个体思想和行为产生强大的心理压力和动力,使其在心理上形成认同、共识和共鸣,从而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习惯。(三)广泛性校园文化凝聚了学校进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制度文化,它影响着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学生都受到其影响,具有广泛的约束力。(四)持久性校园文化,特别是校风、校训等精神文化,是一种内隐的、以意识形态存在和进展的文化形式,它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一个缓慢的、不断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