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少年教育的论文篇一《浅谈青少年道德教育》摘要: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他们思想道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然而在当今的社会里,在思想道德领域却出现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道德领域的问题是很多方面造成,学校教育是关键。关键词:道德教育 青少年 学校 学生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进展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的青少年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然而我国目前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却存在着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首先,一些学校对德育的不够重视。说到三好学生当属德智体全面进展,德排在首位。所谓德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社会交往中形成的基本的道德法律规范,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一个人生活在这世上,他必须要遵守一些简单的道德准则,因为这个世界是由许许多多的个体组成,人与人之间必须要通过这些基本准则相互维系,社会才能够健康有序地进展。国家历来就非常重视德育工作,在 20 世纪 70 年代邓小平就特别强调学校应该永远把德育放在第一位。在中国德育工作从幼儿园就已开始,通过幼儿阶段的学习,幼儿基本能够懂得简单的礼貌道德行为,可以说幼儿阶段的道德教育应该是较为成功的。进入小学以后,国家虽然仍提倡德育是首位,但有些学校过于重视智育,德育不再是最重要的。这个时候学生的成绩是一些学校的重中之重。进入中学以后,这种情况在有些学校更为重要。升学率是衡量学校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指标,有些学校片面追求成绩,轻视德育,甚至忽视德育,造成一些学生道德素养低下。有过一项调查统计,在 10 所重点中学中进行礼貌行为的调查,见面跟老师问好的学生占 37%,在 10 所普通中学里进行调查,见面跟老师打招呼的学生占82%,重点学校的学生成绩无疑是最好的,但是他们却连最基本的礼貌却不懂,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些情况值得学校深思,学校在重点追求成绩的同时,又忽视了什么进入大学以后,德育工作在有些学校更是可有可无。大学是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四年的大学生活中能否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是大学德育工作的关键,也是一个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但事实上,在许多大学都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快毕业了,大四的学生开始对学校进行打砸破坏发泄所谓的不满,很多大学校长为此郁闷:我们辛辛苦苦培育了四年的学生,咋会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