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机器人是集成机械、计算机、电子、物理、控制、人工智能等多方面的技术,目前在工业各领域有着广泛运用,因此在高校建设机器人实验室十分有必要。本文分析高校建设机器人实验室的必要性及目的,最后提出高校机器人实验室建设的数个建议。03)。一、引言机器人融合了计算机、机械、电子、通讯、控制、声、光、电、磁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在当前社会制造以及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目前机器人的使用在手机、汽车、纺织等制造行业已经越来越普遍。伴随着机器人性能不断提高(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便于操作和维修),同时单机价格不断下降,其工业门槛降低很快,应用推广速度将日益加快。此时,以培育高素养人才为目的的高校应该抓住机器人进展的机遇,加快机器人实验室的建设,加强对学生在机器人方面的培育教育,让他们在大学期间对机器人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有一定的基础,锻炼他们的机器人动手实践能力。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以及创新性能力,同时为今后就业打好基础以及开阔视野。二、机器人实验室开展的目的及必要性机器人技术作为高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普遍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机器人技术的开发与讨论。一个国家机器人水平的高低,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在国家推出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汽车、纺织等多个行业均涉及机器人的运用,可以说机器人技术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提供着重要的技术支持,或者说机器人技术的进展是顺应国家产业进展的大潮流。在此历史潮流下,高校加快机器人实验室的建设是正当其时。同时当前机器人集成了机械、计算机、电子、物理、控制、人工智能等多方面的技术,涉及多个学科、专业,机器人实验室的建设将为诸多学科的教学提供平台,能充分发挥机器人实验室的作用,保证实验室的使用率。在机器人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设计、加工、组装、调试,培育学生综合运用各门学科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相关专业学生就业提供技能服务。目前一些高校已经在机器人实验室建设上走在行业的前列,成为国内机器人竞赛组织者,甚至在国际机器人大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因而高校成立机器人实验室将能为大学生创新实践、创新活动以及各类竞赛提供技术保障,提高高校的创新竞争力。机器人实验室的建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据统计中国每年进入力市场的人口数量很快就会达到峰值,在经济持续增长和资本不断积累的同时,力供给逐渐减少,人口红利逐渐耗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