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淞沪会战爆发的背景有哪些

淞沪会战爆发的背景有哪些_第1页
淞沪会战爆发的背景有哪些_第2页
淞沪会战爆发的背景有哪些_第3页
淞沪会战爆发的背景 1931 年侵华战争开始,日本军工工业有了极大的进展,为侵略战争服务的经济,进展到一定程度,又反过来推动战争。同时,日本的政治也迅速地走上天皇制的法西斯主义统治。二二六政变后的广田内阁,开始了日本天皇制的法西斯主义。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尽管内阁调动频繁,而法西斯统治日益加紧。到 1937 年 12 月,日本完全实行军事法西斯主义。1937 年 6 月,近卫文任日本首相,实行了关东军参谋长、侵华狂热分子东条英机的主张:鉴于西安事变后,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日渐形成,应立即扩大侵华战争。 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前夕,日本的宣传机器,大肆鼓吹侵略中国是为了解决日本人口过剩、天然资源缺乏、捍卫主权线、生命线的圣战,是惩处中国军民的抗日与扩战的不得已的行动,甚至是为了帮助开发中国的光荣之举,等等。另一方面,对外又不断制造和平的阴谋,鼓吹所谓日中友好提携。1937 年 3 月,日本外相佐藤提出对华的新认识、新政策,诡称要改变日本对华关系,协助中国的统一与复兴;今后日中外交谈判,要以促膝谈心态度,将过去一切付诸东流,而重新以平等地位精神谈判。在这种和平外交的烟幕下,日本大量增加其华北驻屯军的兵力,在北宁路屯驻重兵,并侵占丰台这个重要军事据点,大批日舰开到青岛、上海,并进入长江各埠。 在外交上,日本在 1933 年 5 月发出退出国际联盟的通知,两年后生效。此后也就抛开了 1922 年在华盛顿签订的《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的《九国公约》,这是日本与美、英、法、意、比、荷、葡为了共同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维护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完全机会均等,中国之门户开放的条约,现在要独占中国了,不能再受九国公约的限制。 进入 1937 年,日本在政治上、经济上、外交上、军事上,已经全面进行了侵略战争的部署,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就要开始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平津后,又积极策划进攻上海,沿用它的故伎,挑起事端。8 月 9 日下午五时半,日本海军陆战队大山勇夫和斋藤要藏两人,驾驶军用汽车冲向虹桥机场,被机场卫兵击毙。事件发生后,上海俞鸿钧和国民政府外交部秘书周珏分别向日本驻沪总领事和日本海军通话,当时日方声明,日本海军陆战队官兵本日未有奉命外出。纵令有人外出,也决不会有到虹桥机场。因为日本官兵是绝对不应该到机场的。 当夜 10 时,俞鸿钧赴日总领事馆交涉,叙说了事件经过,并主张用外交途径解决,不使事件扩大。日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津创媒+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欢迎交流文创,小店资料希望满足您的需要。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