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养生六件事寒露过后,随着深秋季节的到来,气候由凉转寒,此时养生保健应做好以下六件事,中老年朋友不妨试试。清晨要喝一碗粥深秋早晨喝一大碗粳米粥,既可防备秋凉,又能和胃补脾。若在粥中加入梨、胡萝卜、南瓜、百合等润肺的食物,还能起到宜肺润燥的效果。多喝热粥还有助于人体发汗、散热、祛风寒,可有效地预防感冒。酸味食物除秋燥深秋气候寒凉但仍需防燥,此时,可吃些酸味的食物,如柑橘、山楂等,能起到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效果。莲藕有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山药则有健脾益胃、滋肾益精、温肺止咳的功效;梨中含有 85%的水分,每天坚持吃两个,能缓解秋燥。后背双脚得护好俗话说“春捂秋冻”,科学的“秋冻”能提高身体抗寒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但千万不能因此宁愿冻着也不加衣服,“秋冻”应以自己感觉不寒冷为准。“秋冻”的时候,即使穿得少也有三个关键部位一定要护住:肚脐、后背和双脚。肚脐内通五脏六腑;背部是人体健康的屏障,若受寒易引起心肺受损;双脚假如着凉,会大大降低人的抗病能力。按摩人中防便秘深秋干冷的气候不仅会伤肺,还会导致大肠蠕动变慢,形成季节性便秘,按摩“人中穴”可以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身体仰卧,将两掌心搓热,两手叠放在右下腹,按顺时针方向按摩 30 圈左右或者用拇指或中指指肚有节律地按压“人中穴”,以促进代谢,一直按到有便意为止。最佳的按摩时间是早餐后 10~15 分钟。多“喝”秋风更健康有人说,秋风是一年四季中,最有“营养”的风。秋高气爽,有利于污染物扩散,所以秋风最清爽。清晨和周末,最好到山林、公园做几次深呼吸,可达到保健功效。假如从此时开始坚持晨练直至冬季,更是让全身器官在“空气浴”中接受了耐寒锻炼,为冬季保健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