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职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未充分开发,运用直观演示法,能使学生将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和培育学生学习《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进展自主学习能力,培育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制造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 教学内容 效果 合理选择 有效运用《机械制图》是一门讨论机械图样的图示原理、看图和绘图方法及有关标准规则的课程。与书本配套的课件中有很多直观性较强的图片可供学生绘图时参考,但很多学生反映很多复杂图样即使配有一张立体图,也很难将图形完全准确地在头脑中勾勒出轮廓。虽然现在很多老师上课时能运用多媒体教学,利用 PPT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但《机械制图》是重在培育学生三维想象能力的一门课程,仅依靠课件并不能完全达到教学目的,若能将摸不到的平面图变成直观性较强的模型,学生不仅能亲眼看到实体,还能对实形的线与面进行分析,转换为图样上的线条,对于学生来说,可碰触的模型比立体图样、甚至简单三视图更容易接受。一、演示法的多样性和重要性针对不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不同教学阶段合理选择演示方法。《机械制图》这门课包含制图基础知识和技能、图样表示方法、标准件、零件图、装配图等内容。如制图的基础知识部分,内容包括图幅、比例等,可以使用多媒体 PPT 进行教学。二、结合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演示法传统演示法有多种,《机械制图》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实物、模型演示、挂图演示、操作演示、幻灯片 PPT、FLASH 动画、操作参观等。在讲授投影基本原理这一内容时,讲授法无法达到学生完全理解和掌握的目的,这时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三投影体系:用三块硬纸板做成三个基本投影面。讲解三个基本投影面之间的关系及三视图的形成原理和绘制基本体的三视图时,我们可以将棱柱、棱锥等模型放置在该投影体系中,从三个不同方向投影得到三个不同视图,然后将 H 面和 W面投影面翻转至与 V 面平齐,将基本体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看,学生立即能了解三视图是如何形成的,空间概念马上就建立起来了。不同教学内容要采纳不同演示方法,以期合理运用达到最好效果。在选择演示用教具时,要考虑学生的既有基础和空间概念的有效形成。在学生初次接触三视图,讲到三视图的投影对应关系和方位时,平面立体图的展示效果已经很好了。比如:已知某机件的三视图,根据机件上两点的单面投影推断两点的空间方位(上下、左右、前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