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南老区人民心中的丰碑一庄明耀会长介绍说,潮南区境南部为大南山,属大南山山系余脉,山体庞大,峰峦绵延起伏,最高海拔 500 多米,交通闭塞,山区村落分散,洞穴众多。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位处大南山中部的雷岭、红场(时称石船),就是工农红军和东江特委的革命根据地。著名革命家彭湃、徐向前、李富春、古大存、方方、邓发等先后在红场、雷岭等地战斗过。那时,革命前辈领导农民闹革命,足迹遍及山里山外的乡里。当一行人车辆进入山区时,看见漫山绿遍,果林茂盛,山村个个小楼林立,原来危破的老区小学,已改造成又高又美丽的校舍从车窗闪过——山区老区小学已成了山区的风景线,它们在告诉远方来的客人:这里的老区人民已告辞了“读书难”。举头四望,山区通行政村、自然村硬底化公路四通八达,它们像一条条玉带,在山脚曲折,在山腰盘旋,在山头云端出没;公路上汽车、摩托车不时穿梭而过;成群结队的山区孩子穿着校服,骑着自行车在村头的公路上有说有笑,像在告诉大家:这里的老区人民已告辞了“行路难”!看着这一幕幕的情景,大家脸上出现出欣慰的微笑。郑廷泽回忆说,当省老促会两位领导眼见红场镇卫生院业务用房相当破旧,医生多数离岗,门庭萧条冷落,村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相当突出时,神情凝重起来,表示回去之后立即向林若会长汇报。在这之后,省老促会综合全省情况,专题撰写了关于“我省老区镇卫生院建设情况的”,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并由此形成政府行为。于是,在第一次号角过后解决老区“读书难”,第二次号角过后解决“行路难”,为解决老区人民“看病难”问题,又合力吹响第三次号角:“政府统一领导,卫生部门主办,有关部门配合,老促会监督”,实施加强老区镇卫生院建设民心工程,谱写老区镇卫生院建设的新篇章。二一连三天,笔者随同郑廷泽、潮南区卫生局业务骨干马驰,驱车走访潮南 10 所老区镇卫生院和一所老区村卫生站。这一程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潮南区老区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使潮南老区镇卫生院的面貌大为改观。区卫生局的马驰同志说,几年来,拨给潮南扶持老区镇卫生院基建专项资金,省财政、省卫生部门总共近 1400 多万元,市、区 1千多万元,这对加强老区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疗卫生条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带动侨资、民资参加老区镇卫生院的建设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们的汽车进入胪岗镇卫生院的大门,只见院内广场宽敞,林木掩映,花圃...